渠务之声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先生
污水處理部2 (ST2)
渠務署開放日2019入場人數三連升
屯門鄉村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 優化管理減風險,村民工人齊得益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豐收之年(2018)
渠務署「2018研究及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親善探訪計劃
部門聖誕聯歡會
渠務之「星」
渠少facebook
專訪時任社區關係經理呂娉娉小姐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得獎名單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抽籤及頒獎儀式
「山竹」之後
跑馬地蓄洪池樂與樂 全港首個蓄洪池音樂會
渠務署時任署長唐嘉鴻先生榮休晚宴
榮休專訪牛哥
機電創科之旅
晴夜
與「山竹」搏鬥48小時 - 前線同事大澳抗洪紀實
與渠務署同行十載
天然護膚品手工製作班
香港街馬2019
渠務署伙伴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
大埔新春一日遊
渠記廚房
派米送暖 關懷長者
「愛‧耀能聖誕狂歡嘩啦啦 - Star Wars奇兵」
渠務署30周年「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
重拾往昔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 會議及展覽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屯门乡村污水收集系统改善工程 优化管理减风险,村民工人齐得益
工程背景
为了营造更卫生的居住环境、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水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为未有公共污水渠的乡村设置公共污水收集系统实在刻不容缓,好让村屋业主将屋内污水管接驳到公共污水渠,再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从而替代现时村民普遍使用的简陋设备(化粪池)。
遇见困难
由于乡村道路往往较为狭窄,在路上建造渠筒及沙井(特别是在行车通道施工)时,少不免要与村民「打交道」。是次工程涉及的麒麟围1巷(1巷)中一段由村口连接祠堂及其对出泊车位的唯一行车通道,即为一例。为接收车路两旁村屋的污水,1巷必须敷设接驳至沙井的污水渠。因此,工程团队向村代表提出两个施工方案:(1)临时封闭全段1巷进行明坑挖掘,并敷设污水设施;(2)分段围封1巷进行明坑挖掘,当有车辆进出1巷,即在开挖中的位置铺盖铁板,让车辆通过,然后继续挖掘工作。由于上述两个方案均会对村民出入带来不便,村民代表希望工程团队研究其他可行方法,以减少封路时间或车辆在施工期间的等候时间。
协调工作
工程团队与村民代表和区议员多番交涉,最终敲定无坑挖掘法。施工前,工程人员特向邻近受影响的居民解说出入1巷等安排,希望他们理解和体谅,让工程得以顺利展开。
无坑挖掘法
利用无坑挖掘法敷设地下公用设施的技术主要分两大类:「有人进入」和「无人进入」。前者(如顶管法、使用预制组件让工人在金属护盾内挖掘或「板仔龙」)需要工人在建造中的隧道工作;后者则以机械设备建造隧道,工人一般无须进入隧道工作。
鉴于采用「有人进入」方法建造手挖隧道风险较高,令工人严重伤亡机会增加,加上劳工处于2017年12月发表「手挖隧道工作的安全与健康指引」,应该尽量避免利用「有人进入」的方式建造无坑挖掘隧道,而要先考虑机械设备进行挖掘的「无人进入」方式工作。
螺旋钻探(Auger Boring)
采用隧道钻掘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须预留大量空间安装机件及周边设备,因此不适用于狭窄的乡村环境;而且以此法安装直径较小或长度较短的渠筒,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1巷环境狭窄,拟建污水渠只长约70米,直径200毫米,深度只有1.8米至2.5米。另外,现场地质属干爽泥质,而现存公共地下设施位处不深于一米。基于上述种种因素,工程团队最后选用螺旋钻探(Auger Boring)技术。钻探机所占空间较隧道钻掘机小,适合安装较短且直径较小的渠筒。钻挖过程亦不会产生污水,污染环境,并可减少对邻近地质的影响。
采用螺旋钻探技术建造无坑隧道(即套管),须先选定合适位置建造发射井(Launching Pit)、中途井(Intermediate Pit)和接管井(Receiving Pit),然后在发射井内安装螺旋钻探机,利用钻探机将引导管(Pilot Tube)按设计的平水和走线由发射井经中途井连接至接管井。过程中,监察员会透过钻探机末端的平水监测仪器实时监察引导管位置,当引导管偏离预定位置,测量员可即时通知钻探机操作员修正偏差;当引导管途经中途井,测量员可在该处检查引导管,确保位置准确。建立引导管后,便可接驳螺旋转杆,取代引导管,将泥土挖出,同时安装无坑套管(直径约400毫米),以便完成无坑隧道。无坑套管的直径较污水筒大约一倍,以便预留足够空间调校稍后安装的污水筒。由于工人无须进入管道施工,工作安全风险可大大降低。
施工特色
筒中筒
套管装妥后,污水渠就可经发射井在套管内进行安装、调校,以及在套管与污水渠之间的空隙进行灌浆。整个程序只须在发射井和中途井进行,而不占用行车通道,大大减低对村民出入的影响。
板中板
工程团队特别设计「板中板」方法,务求在狭窄的行车路建造沙井,以收集路旁村屋的污水。工人在覆盖坑穴的大铁板上切开一块约一米乘一米的小铁板,方便工人进出,原理类近沙井设计(大铁板即沙井面,用以承托路面负重;小铁板即沙井盖,用于出入维修)。由于小铁板较轻,只需二至三名工人合力利用简单的手提式工具,即可打开。每当有车辆拟驶过,工人只须离开沙井,再将小铁板盖上即可,令车辆等候时间由最少20分钟大幅减至少于一分钟,而工人亦可尽快恢复工作。此法相较利用起重机械搬运重盖铁板的传统方式快捷方便,更便利居民,让工程可顺利进行。
总结
基于麒麟围1巷的地理环境、现存地下空间、地质状况、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工程团队最终采用螺旋钻探的无坑挖掘方法,加上「筒中筒」和「板中板」的建造方法,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较传统明坑挖掘方法提前四个月完工),并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每天都能「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分享会
1月17日,约60名驻工地高级工程师、承建商、专门分判商及本署同事出席上述工程的分享会。会上,讲者详细讲解利用螺旋钻探技术建造无坑隧道的好处和限制;同事对此工程技术大感兴趣,积极发问和交流经验,反应踊跃。未能出席的同事若想了解详情,可在部门的KM Portal下载当日的演示文稿。
工程管理部
工程师
李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