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先生
污水處理部2 (ST2)
渠務署開放日2019入場人數三連升
屯門鄉村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 優化管理減風險,村民工人齊得益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豐收之年(2018)
渠務署「2018研究及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親善探訪計劃
部門聖誕聯歡會
渠務之「星」
渠少facebook
專訪時任社區關係經理呂娉娉小姐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得獎名單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抽籤及頒獎儀式
「山竹」之後
跑馬地蓄洪池樂與樂 全港首個蓄洪池音樂會
渠務署時任署長唐嘉鴻先生榮休晚宴
榮休專訪牛哥
機電創科之旅
晴夜
與「山竹」搏鬥48小時 - 前線同事大澳抗洪紀實
與渠務署同行十載
天然護膚品手工製作班
香港街馬2019
渠務署伙伴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
大埔新春一日遊
渠記廚房
派米送暖 關懷長者
「愛‧耀能聖誕狂歡嘩啦啦 - Star Wars奇兵」
渠務署30周年「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
重拾往昔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 會議及展覽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晴夜
月光之下,窗外的景物被镀上一层银白,夜因而愈发神秘庄严。看,满泻的清辉,投映在河中,与水波一同跃动,犹如鱼脊突出水面。河边的一株柳树,柳条在风中微摆,似是一个少女在舒展四肢,演绎一段献给月神的舞蹈。
我已数不清有多少时日未曾见过如此盈满的月光,只是依稀记得有一两个晴夜,我曾坐在透凉的台阶上,遥望明月,听着长辈叙说桃树成精、水鬼吃人的故事,至今忆起,仍旧心有余悸。虽则那是告诫小孩夜间别在街上乱逛的随性之作,但说故事的人讲得若有其事,精彩铺陈简直可媲美聊斋,加之又在月圆之夜,足以令孩子规矩待在家中。可惜,那些听来的故事,现今多半模糊不清了。
有时闲来无事,电视又没有好节目,唯一消遣便是看星。如果当天天气晴朗,抬头一望,便见一边晶莹无瑕的狼牙月和满天灿烂星斗。遇到懂得识别星象的人,他会指点你星名,以及星座的位置。若时逢他心情好,还会给你讲有关的传说、 神话,满足你天生的好奇心。不过,欢乐时光总是过得尤其飞快,就似流星一划,不知何时还会重来。
夏日的夜,漫长地像柳树下的小河。天热难耐,河边就成为孩子的圣地。河水不深,但没有大人应允,是绝不能下水的。否则被逮到,难免要挨板子。印象之中,仅有一次例外。那日是爷爷大寿,众人兴高采烈,根本无暇理会我们。表哥趁大人不留神,吆喝我们到河边玩耍。那时天未全黑,月光照在河中,似圆不圆,我们一个拖着一个,扮演课本中猴子捞月的情景,轮流做捞月的小猴。当时玩得兴起,妖魔邪灵一事尽皆抛诸脑后。事后,所有人作鸟兽散,各各回家换了衣服, 一向敏锐的大人则全然不知。
此时已是深夜,窗外的天空依然挂着皎洁如玉的月儿。月下的一曲流水,缓缓流淌,流淌。我的童年不知从何时起,也随着流水,逐渐远我而去。
我离开屋子,看着承载一脉柔和的大地。大地显得格外安宁,有如一个入睡的婴儿。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借着月光,寻找淡忘的回忆。
林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