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先生
污水處理部2 (ST2)
渠務署開放日2019入場人數三連升
屯門鄉村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 優化管理減風險,村民工人齊得益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豐收之年(2018)
渠務署「2018研究及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親善探訪計劃
部門聖誕聯歡會
渠務之「星」
渠少facebook
專訪時任社區關係經理呂娉娉小姐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得獎名單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抽籤及頒獎儀式
「山竹」之後
跑馬地蓄洪池樂與樂 全港首個蓄洪池音樂會
渠務署時任署長唐嘉鴻先生榮休晚宴
榮休專訪牛哥
機電創科之旅
晴夜
與「山竹」搏鬥48小時 - 前線同事大澳抗洪紀實
與渠務署同行十載
天然護膚品手工製作班
香港街馬2019
渠務署伙伴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
大埔新春一日遊
渠記廚房
派米送暖 關懷長者
「愛‧耀能聖誕狂歡嘩啦啦 - Star Wars奇兵」
渠務署30周年「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
重拾往昔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 會議及展覽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渠务署开放日2019入场人数三连升
1月19及20日,本署在沙田污水处理厂举行开放日,并为部门30周年连串庆祝活动揭幕。这两天天公造美,阳光普照,逾二万市民前来参观。此外,是次开放日还吸引十多个传媒机构到场采访,而且报道相当正面,肯定同事的付出,当中有电视台更把报道安排在新闻频道播放。
犹记得去年9月中超强台风「山竹」袭港后,沙田污水处理厂多处(包括重要设施)损毁严重,并有近600棵树木倒塌。当时同事纷纷讨论开放日需否延期。然而,往后数月,同事(尤其是该厂前线同事)凭着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积极善后之余,同时专心致志,齐心协力进行筹备工作。最终,开放日如期举行,更大获好评。
是次开放日以「除污·防洪•共建三十载·复修·活化·开拓新未来」为题,介绍本署的「4R」。第一个R(Review)是回顾部门30年来的除污和防洪成果,另外三个R则代表部门的未来重点工作,包括活化河道(River Revitalisation)、复修渠道(Rehabilitation),以及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Relocation)。时任署长唐嘉鸿先生在开幕典礼致辞后,为部门30周年纪念特刊《浚洪净流 堤提而立》主持简单而隆重的开卷仪式。(注:「湜湜而立」寓意本署成立30年,略有所成,锐意再创佳绩。)
为切合「开拓新未来」的主题,开放日加入创新元素,包括设立网页,利用电子媒体广发开放日的最新资讯如举行日期及时间、穿梭巴士站位置、会场地图、环保参观提示等。市民亦可透过网页参加渠盖设计比赛,一举两得。
本署另一新猷是在开放日前举办渠盖设计比赛,以收宣传之效。市民反应热烈,纷纷创作具本署特色的渠盖。 在短短一个月内,本署收到超过1 400份参赛杰作。评审及同事千挑万选,最终选出数份供网上投票及竞逐「最具人气奖」。颁奖活动在开放日的开幕礼举行,而所有参赛杰作亦于开放日展出。署方承诺会铸造冠军作品,供厂内使用。
为环保尽一分力
为响应政府推出的「大型活动减废指南」,本署决意举办绿色开放日,以期源头减废,资源循环再用。当中措施包括尽量利用电子媒体宣传活动,以减少印制地图及海报;场内不提供纸杯,并首设租杯服务;派驻环保大使指导市民把废物分类弃置以待回收;舞台改用LED屏幕,减少木制品;以及安排大学生及相关团体于活动完结后回收可重用的宣传品等。
一家大细好去处
一如以往,开放日多采多姿。为加强互动,今年表演者走出舞台,在厂内不同区域巡回演出。此举除可带动人流与气氛外,亦可让身处不同位贸的游人欣赏表演。此外,开放日继续举办广受欢迎的导赏团、亲子探索游和亲子植树等活动,以及设置摊位游戏和儿童天地,让游人乐而忘返。
本署于2018新学年再次举办「蓝绿小先锋训练计划」,从十间学校招募200多位中小学生担任新一届「蓝绿小先锋」,并甄选其中24位成为「精英蓝绿小先锋」,在开放日担任小小导赏员,为市民讲解本署的防洪及污水处理工作。
此外,本署诚意邀得19个业界伙伴参与开放日,一同设置展览和游戏摊位;另设三部美食车,大受市民欢迎。
在此谨代表筹委会衷心感谢各分部同事积极热诚、众志成城,使开放日得以顺利举行。
污水处理部1
高级机电工程师
唐远峯
污水处理部1
机电工程师
吴嘉荣
污水处理部1
公共关系主任
罗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