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先生
污水處理部2 (ST2)
渠務署開放日2019入場人數三連升
屯門鄉村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 優化管理減風險,村民工人齊得益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豐收之年(2018)
渠務署「2018研究及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親善探訪計劃
部門聖誕聯歡會
渠務之「星」
渠少facebook
專訪時任社區關係經理呂娉娉小姐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得獎名單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抽籤及頒獎儀式
「山竹」之後
跑馬地蓄洪池樂與樂 全港首個蓄洪池音樂會
渠務署時任署長唐嘉鴻先生榮休晚宴
榮休專訪牛哥
機電創科之旅
晴夜
與「山竹」搏鬥48小時 - 前線同事大澳抗洪紀實
與渠務署同行十載
天然護膚品手工製作班
香港街馬2019
渠務署伙伴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
大埔新春一日遊
渠記廚房
派米送暖 關懷長者
「愛‧耀能聖誕狂歡嘩啦啦 - Star Wars奇兵」
渠務署30周年「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
重拾往昔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 會議及展覽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晴夜
月光之下,窗外的景物被鍍上一層銀白,夜因而愈發神秘莊嚴。看,滿瀉的清輝,投映在河中,與水波一同躍動,猶如魚脊突出水面。河邊的一株柳樹,柳條在風中微擺,似是一個少女在舒展四肢,演繹一段獻給月神的舞蹈。
我已數不清有多少時日未曾見過如此盈滿的月光,只是依稀記得有一兩個晴夜,我曾坐在透涼的台階上,遙望明月,聽著長輩敘說桃樹成精、水鬼吃人的故事,至今憶起,仍舊心有餘悸。雖則那是告誡小孩夜間別在街上亂逛的隨性之作,但說故事的人講得若有其事,精彩鋪陳簡直可媲美聊齋,加之又在月圓之夜,足以令孩子規矩待在家中。可惜,那些聽來的故事,現今多半模糊不清了。
有時閒來無事,電視又沒有好節目,唯一消遣便是看星。如果當天天氣晴朗,抬頭一望,便見一邊晶瑩無瑕的狼牙月和滿天燦爛星斗。遇到懂得識別星象的人,他會指點你星名,以及星座的位置。若時逢他心情好,還會給你講有關的傳說、 神話,滿足你天生的好奇心。不過,歡樂時光總是過得尤其飛快,就似流星一劃,不知何時還會重來。
夏日的夜,漫長地像柳樹下的小河。天熱難耐,河邊就成為孩子的聖地。河水不深,但沒有大人應允,是絕不能下水的。否則被逮到,難免要挨板子。印象之中,僅有一次例外。那日是爺爺大壽,眾人興高采烈,根本無暇理會我們。表哥趁大人不留神,吆喝我們到河邊玩耍。那時天未全黑,月光照在河中,似圓不圓,我們一個拖著一個,扮演課本中猴子撈月的情景,輪流做撈月的小猴。當時玩得興起,妖魔邪靈一事盡皆拋諸腦後。事後,所有人作鳥獸散,各各回家換了衣服, 一向敏銳的大人則全然不知。
此時已是深夜,窗外的天空依然掛著皎潔如玉的月兒。月下的一曲流水,緩緩流淌,流淌。我的童年不知從何時起,也隨著流水,逐漸遠我而去。
我離開屋子,看著承載一脈柔和的大地。大地顯得格外安寧,有如一個入睡的嬰兒。 我漫無目的地走著,借着月光,尋找淡忘的回憶。
林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