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3月 九十六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先生
污水處理部2 (ST2)
渠務署開放日2019入場人數三連升
屯門鄉村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 優化管理減風險,村民工人齊得益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 豐收之年(2018)
渠務署「2018研究及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親善探訪計劃
部門聖誕聯歡會
渠務之「星」
渠少facebook
專訪時任社區關係經理呂娉娉小姐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得獎名單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I – 抽籤及頒獎儀式
「山竹」之後
跑馬地蓄洪池樂與樂 全港首個蓄洪池音樂會
渠務署時任署長唐嘉鴻先生榮休晚宴
榮休專訪牛哥
機電創科之旅
晴夜
與「山竹」搏鬥48小時 - 前線同事大澳抗洪紀實
與渠務署同行十載
天然護膚品手工製作班
香港街馬2019
渠務署伙伴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
大埔新春一日遊
渠記廚房
派米送暖 關懷長者
「愛‧耀能聖誕狂歡嘩啦啦 - Star Wars奇兵」
渠務署30周年「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
重拾往昔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 會議及展覽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山竹」之後
去年超強颱風「山竹」來勢洶洶,還未進入香港水域已令人忐忑惶恐。傳媒及政府在風暴來臨前一星期,已不時提醒市民小心防範。筆者一向覺得香港基建安如磐石,區區颱風又豈能威脅污水處理廠。
2018年9月16日(星期天)上午10時,香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當時筆者在紅磡家中仍未感到颱風的威力。至中午時分,風勢明顯猛增,所住大廈開始輕微搖晃,瞬間連電視信號都中斷了!其後,有同事告知沙田及西貢污水處理廠情況不妙!然而,當時仍未能想像兩廠的損毀程度。
翌日清晨5時許,香港天文台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筆者大清早便趕往車站,但列車卻遲遲未到,而候車人數卻越來越多。我決定轉乘的士,冀盡快回到沙田污水處理廠,以了解災情及處理善後工作。雖然路上車輛不多,但從車外望,街道塌樹處處,好不容易才回到沙田,但水廠街因塌樹而封路,只能改由橋下路進廠。廠內亦有不少大樹倒塌,令車輛無法駛至行政樓。
上午11時30分許,筆者到達西貢污水處理廠,當時依然風高浪急,故須站穩馬步,才不致吹走!眼見廠房損毀嚴重,心中一沉,不知所措,只能一邊檢視設施,一邊思索如何能減低對附近水域的影響,以及修復廠房需時多久。當刻真的感到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求盡快改善情況,署方指示各分部聯手,分工聯絡其他部門及承辦商等尋求協助,冀盡快停止近岸排放、檢視設施的損壞程度、搶修設施並提供緊急服務,以及購置和裝置臨時設備等。
為搶修該廠,同事即使假日仍加班苦幹,幾經辛苦,終在十天後,截停近岸排放,並把沉澱及經消毒的污水接駁至原來的深海管道排放;10月初更完成海堤的初步鞏固工程、修妥仍可用的機械設備、裝妥臨時鼓風機和主要設施,以及重啟二級污水處理程序;12月,該廠的二級污水處理程序已恢復運作,並回復原來的設計效能,而經處理的排放水水質亦符合有關排放標準。損毀嚴重的廠房能於短短三個月內重投服務,正常運作,實有賴同事盡心盡力、無私付出。在此特別感謝污水工程部、工程管理部、香港及離島渠務部、機電工程部的同事。你們勞苦功高,應記一功。
從前總覺氣候變化並非迫在眉睫,但「山竹」一役絕對是當頭棒喝,讓我們明白不能再掉以輕心、置身事外。從今以後,大家必須更加珍惜資源、減少浪費、保護地球。
污水處理部1
高級機電工程師
唐遠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