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編者的話
殺泥(SANI)技術榮獲2018年「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 - 突破性科研」銅獎
「建造業安全周2018」渠務署4項工程合約 榮獲第24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獎項
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世界
排水工程部
與學界分享污水處理及化驗服務的經驗
請打2300 1110
專訪黎超良先生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上期答案及得獎名單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 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跑馬地的日與夜
有趣的泥鯭釣魚機
開「宗」明義‧金石「良」言 - 機電工程項目及合約管理心得分享
2018年讀者意見問卷調查得獎名單
與退休同事茶敍
戲裡戲外 一「渠」兩得
渠記廚房
職員康樂會暑期活動 - 親子暢遊香港小島
渠務龍同心同德 同舟共濟
「友‧導向」師友計劃2017/2018 (第二部分)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18
愛‧與孩同行:參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暨杯麵工作坊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專訪黎超良先生
鄧: 《渠務之聲》採訪隊鄧健安 黎: 黎超良
鄧:多謝黎超良先生(Sammy Sir) 接受《渠務之聲》訪問,並祝賀Sammy Sir 7月榮休。相信大家都希望認識Sammy Sir更多,Sammy Sir可簡介你的工作生涯嗎?
黎: 其實,我整個工作生涯都在政府度過。我1978年9月入職,在路政署任見習工程監工(Works Supervisor Trainee),受訓兩年後正式成為工程監工。回想當年走遍所有工務部門受訓,的確為日後打穩基礎。及後,我於1987年晉升助理工程督察,並加入當時隸屬土木工程署的香港及離島渠務部,正式接觸渠務工作。在該部的10年時光特別深刻,除了由助理工程督察升至工程督察外,更於1989年見證渠務署成立,之後調回路政署工作至 2010年,再回歸本署當總工程監督管理直屬員工隊,直至本年退休。
鄧: 近40年工作生涯中,可有難忘事情?
黎: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見證地盤安全水平不斷提升。以往,前線工人的安全意識極為薄弱,但隨著政府加強培訓及監管,前線工人及工程監工都加倍重視安全。
鄧: 相信同事都對你在直屬員工隊的工作感興趣,可否分享你以總工程監督身分管理逾百下屬的經驗?
黎: 其實,管理之道都靠不斷累積經驗。剛升任總工程監督時,發現工作性質跟之前大相逕庭;由前線工作變成管理員工,實在需時適應。最初加入該隊時,編制有108人,各人崗位不同,而且個性、處事方式不一,當中不乏我行我素者。當時,我盡力了解各人職責、性格及工作模式,以加強溝通,尋求管理善法。
要加強與同事的溝通,秘訣是易地而處。我們的工作就如划龍舟,只要一人跟不上鼓手節奏,船速必被拖慢。管理層最重要的,是了解隊員脫節的原因,從而作出調整,使團隊能齊心協力,發揮出色。
此外,我有幸見證直屬員工隊的發展,由當初一隊夜工隊負責3個分部的地區工作,變成現在各分部都各有夜工隊。我曾建議管方成立「Works Supervisor Night Gangs」在維修管理部招募同事加入,專責管理該隊的夜間緊急工作。此舉除提升該隊的晚間工作效率外,還開設更多工作崗位,讓同事選擇。
鄧: Sammy Sir有何嗜好?
黎: 我除了愛聽音樂放鬆心情外,亦喜歡飼養寵物,例如鹹水魚。以前我曾飼養爬蟲動物,如蟒蛇、角蛙、守宮等。我享受布置魚缸及爬蟲缸,營造最佳生境,讓寵物舒適生活。
同時,我認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閒時與家人共聚、旅遊,都能令我暫時忘記繁重的工作。
最後,筆者祝願Sammy Sir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渠務之聲》採訪隊隊長
顧問工程管理部
工程師
鄧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