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編者的話
殺泥(SANI)技術榮獲2018年「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 - 突破性科研」銅獎
「建造業安全周2018」渠務署4項工程合約 榮獲第24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獎項
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世界
排水工程部
與學界分享污水處理及化驗服務的經驗
請打2300 1110
專訪黎超良先生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上期答案及得獎名單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 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跑馬地的日與夜
有趣的泥鯭釣魚機
開「宗」明義‧金石「良」言 - 機電工程項目及合約管理心得分享
2018年讀者意見問卷調查得獎名單
與退休同事茶敍
戲裡戲外 一「渠」兩得
渠記廚房
職員康樂會暑期活動 - 親子暢遊香港小島
渠務龍同心同德 同舟共濟
「友‧導向」師友計劃2017/2018 (第二部分)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18
愛‧與孩同行:參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暨杯麵工作坊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職員康樂會暑期活動 - 親子暢遊香港小島
8月12日,本署職員康樂會舉辦鴨洲、荔技窩、吉澳一天遊,共25人參加。當日雖懸掛1號風球,天陰有雨,但大家依然興致勃勃。早上9時,一行人浩浩蕩蕩從馬料水3號碼頭出發。船公司非常體貼,特意安排導賞員沿途講解。
到荔枝窩船程約100分鐘,渡輪先越過赤門海峽,轉入黃洲角海,再穿過紅石門進入印洲塘海岸公園。沿途景色怡人,從印洲水域不但可遠眺內地鹽田港,以及觀賞 八仙嶺、慈山寺觀音像和船灣淡水湖堤壩,更可一睹外型奇特如拳頭的黃竹角咀「鬼手岩」 - 香港地質公園著名地標之一。
從荔枝窩碼頭上岸後,左行進入荔枝窩自然步道,向荔枝窩村進發。由於大部分村民自70年代起陸續遷走, 村莊保留昔日傳統客家面貌。村落由3條直巷、9條橫 巷組成,村後有大片風水林,散發濃厚客家風水文化氣息。
風水林中有棵獨特「空心樹」,有說因受細菌感染,以致樹幹蛀成大洞。
荔枝窩自然步道可通往香港獨有的魚藤林,部分路段已鋪設木製棧道,方便遊人。魚藤攀附樟樹生長,漸漸壓倒樟樹枝幹,並在地上蔓延,擴大「版圖」,形成今天 的「百花魚藤陣」,當中一條魚藤體形龐大,宛如巨蟒。由於藤汁有毒,往日曾有人將之製成麻醉劑,用以捕魚,增加漁獲,但此舉影響自然生態,故已禁用。
離開荔枝窩後,便乘船往吉澳享用午膳,品嚐馳名手打墨魚丸和其他地道小菜。吉澳位於大鵬灣西南水域,鄰近沙頭角邊境,是香港最北的海島。
沿吉澳大街一直走,便到天后廟。由於島民以漁業起家,大多供奉天后娘娘,以求出海平安。廟旁為地質教育中心,其內展示不同時期的化石仿製品及岩石樣本,遊人可「眼看手又動」,體驗岩石觸感。吉澳老宅大都十室九空,而許多石屋又殘破不堪,有者連屋頂也倒塌。雖只逗留不久,但能感受小島風情,細賞自然風光,以及了解地質文化,也覺悠然自得。
最後,大家登船回程,途經鴨洲「鴨眼洞」。由於鴨洲海崖長年受海浪侵蝕,造成凹洞,凹洞又隨年月加深,最終貫穿而成俗稱「鴨眼」的海蝕拱。「鴨眼」的「眼窩」僅及人高,仿如潛水中的小鴨。
郊外逍遙,遠離塵囂,洗滌身心,煩惱盡消。在此特別鳴謝康樂會悉心安排,為同事帶來愉快難忘之旅。
污水工程部
技術主任
李仲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