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8年3月 九十二期
编者的话
渠务署开放日2018
大禹之后:艺术与工程的结合
东京国际研讨会及河川考察之旅
渠务署伙伴参与香港马拉松2018
专访助理署长/设计拓展 - 曾国良先生
部门圣诞联欢会
渠务之「星」
京港合作水专题论坛
2017沙田厂长杯
检测排放水大肠杆菌(E. coIi) 含量的自动化系统
瑜伽旅程
香港及离岛渠务部
专访 温伟超先生
渠少facebook
乐施毅行者2017
第十一届友谊杯足球邀请赛
渠记厨房
城门水塘摄影游
2018建造业开心跑暨嘉年华
爱·与孩同行:参观渠务署开放日2018
爱·关怀「探访独居长者及派米」
爱·关怀「新春探访及家居清洁」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升
渠务之声编辑委员会
专访助理署长/设计拓展 - 曾国良先生
《渠务之声》采访队有幸邀得助理署长/设计拓展(采访当日曾先生为助理署长/设计拓展,2018年2月8日起转任助理署长/污水处理服务。)曾国良先生分享工作和生活点滴,让同事加深对他的认识。
与净化海港计划的渊源
曾先生1991年加入渠务署担任顾问工程管理部工程师,参与西北九龙污水排放 计划(North West Kowloon Sewage Disposal Scheme)。该计划旨在将西北九龙的污水运往昂船洲进行初级处理后再作排放。曾先生其后调职至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部(净化海港计划部前身),并于1999年晋升高级工程师,负责6个相关污水收集整体计划。
放下成见、谋取双赢
曾先生对这时期的工作记忆尤深,特别是参与排解合约纠纷的经历。曾先生指,纷争一旦进入仲裁程序,无可避免会牵涉大量人力物力,对质的过程又会破坏彼此关系,最终双方陷入「双输」局面。事实上,合约纠纷往往并非非黑即白,在处理每宗个案时,各方都须抱着开放态度,理性分析。另外,处理合约纠纷时,尤其是进行调解期间,最重要是放下成见、谋取双赢,在可行情况下寻找调解空间。
初次踏足总部的新尝试
2006年,曾先生转任技术秘书,主责公关工作。面对截然不同的工作范畴,他坦言起初感到有点无奈,但及后发现此岗位的工作乐趣无穷。基于工作需要,他每天都要与首长级人员沟通,因而有机会了解高层的处事方式和思维,获益良多。此外,由于须处理无法预计的突发事故,因此工作甚具挑战性,例如2010年沙埔仔村发生水浸,导致一名村民死亡;事后,他须与署长到场视察,提供协助。这些经历令他体会到工程师除须推展工程项目,亦须肩负社会责任,并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
回归设计拓展科和净化海港计划
4年后,曾先生转到排水工程部,再次肩负筹备和执行工程的重任。他负责的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是当时本署最大型的新工程合约 (New Engineering Contract, NEC) 项目。他指NEC行之有效,能提供合适指引以减低纠纷的机会,而且此合约模式鼓励互信合作、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观,绝对值得推崇。
2014年,曾先生升任净化海港计划部总工程师,辗转又回到该计划的怀抱,他自言就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曾先生上任时,正值第二期甲工程的冲刺阶段,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工程最终也能于2015年12月顺利启用。计划的另一挑战是,于二月暂停第一期主泵房的运作,把部分已经初级处理的污水暂时排往维港,以维修第一期的两个大型水闸。
去年九月,曾先生更上一层楼,升任助理署长/设计拓展,主理顾问工程部的设计拓展科。
动静皆宜、勤力顾家
大家或许不知道,曾先生动静皆宜。访问期间,他大谈个人兴趣,并分享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心得。
曾先生自小热爱运动,曾参与多项球类活动(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壁球等),可惜其运动生涯不太顺利。年轻时,曾先生因「不懂锡身」,20年前打羽毛球时不幸受伤,右脚膝关节韧带断裂。当时,医生向他提出两个方案:一是进行韧带重建手术,以恢复大部分膝关节功能;另一方案则是以微创方法修复韧带末端的纤维组织,但此方法不能大大恢复膝关节功能。曾先生考虑到将来对剧烈运动的需求或许不大,因此选择后者。自始以后,他打球时须佩戴辅助支架,若膝关节扭动幅度过大,则有机会乏力跌倒。然而,这都无损他对运动的热情,他说:「现在,我每星期仍会打羽毛球,并尽量抽空到健身室做运动,始终健康最重要。」曾先生提及伤患一笑置之,可见他为人颇为乐观。
此外,曾先生也喜欢静态活动。他爱听古典音乐,也会拉大提琴,在英国读大学期间,更曾参与业余乐团演出。另外,他也常与太太看电影,又认为在戏院看电影的气氛较在家好。
工作不应带回家
谈到这里,曾先生不禁慨叹,当上助理署长后,无可避免牺牲私人时间。他曾因工作过累,在太太说话时,心不在焉,甚至睡着,因而心中有愧。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曾先生逐渐领悟出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重要。他认为尽可能不要带工作回家,下班后才能全程投入个人生活,享受与太太二人世界的时间。即使简单如在家中帮忙准备餐桌、清洁,或与太太逛街,足已放松心情,身心舒畅。
旅行是重要的休息时间
曾先生酷爱旅游,十多年来,与太太四处游历,足迹遍布欧亚。每年,他都会与太太外游,当中必定包括为期约两星期的长途旅行。
综观多次旅程,曾先生对欧洲各国的风光印象较深。他曾到访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等中欧国家,其中对克罗地亚十六湖(Plitvice Lakes)的湖光山色赞叹不已。虽然他并未到过九寨沟,却相信两地景色不相伯仲。另外,他忆起太太即使平时不爱走路,那次旅程也跟他走走停停,沿途游览了七、八小时,实为难得。
某年圣诞,曾先生跟太太特意到访芬兰罗凡尼米(Rovaniemi)的圣诞老人村,感受节日气氛。可惜的是,那几天都无缘直击极光,失望而回。为此,曾先生计划今年再到北欧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 地区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旅行,期望可遇上难得一见的极光。
曾先生喜以自驾游方式旅游,以便游览一些偏远地方。每次长途旅行前,其太太会负责准备功夫,搜集当地漂亮的观光景点,然后编排行程。旅行期间,他则负责驾车。他指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靠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简单的路标指示驾驶并无问题,但「虾碌」情况难免发生,须随机应变。有次,他在日本打算游览一个在高速公路旁的景点,GPS却提示在时速80 公里的高架桥上停车,结果他多花了数千日圆路费和数十分钟才能绕路抵达该处。自此,他发现原来须在出发前先设定目的地在高架桥旁,GPS才会在上一个路口提示下桥。谈及旅行趣事,曾先生十分兴奋雀跃。
曾先生和太太最爱到日本旅行,据他太太统计,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差不多全都去过,只有一两个邻近福岛县的地方没有到过。去年冬天,他们到了北海道,由于以往已到访该地多次,是次特意不到札幌市,选到道北和道东的知床半岛欣赏雪景和坐破冰船。千里到访,可是因安全理由,半岛大部分道路都封闭,曾先生因此未能尽兴。话虽如此,曾先生认为日本的道路规划很有条理,方便游客,而且日本人很友善,即使不懂日文也畅通无阻。
曾先生和太太都喜欢泡温泉,到过的温泉逾50个,包括形形色色的温泉酒店。温泉以外,他亦喜欢日本的餐厅,无论西餐、日本咖哩,还是日式法国餐,每间都水准超卓,令人回味。
曾先生与太太因经常到泰国旅游,感觉如去澳门一样,每次都不用特别计划,可随意逛街、吃东西、享受泰式按摩,尽情放松。他透露太太年轻时,喜欢逛时尚店铺,现在却爱逛地道小店。曾先生说:「旅行是重要的休息时间。」相信暂时放下工作,适时歇息,就是曾先生能一直拼搏的要诀吧。
勇于尝试不同工作岗位
回顾过往工作,曾先生认为年轻工程师应勇于尝试不同工作岗位,除了能增添工作乐趣外,还能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困难,有助在合作或谈判期间,易地而处,理解对方的顾虑,促进沟通。再者,每个岗位都有其用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略个中趣味。可是,更有趣的岗位也不宜做得太久,以免错失在其他岗位的学习机会。
最后,曾先生引用NEC的价值观来勉励我们,尽量视工作伙伴为真正的合作伙 伴,同心同德,致力建立良好关系,把发生纠纷的机会降到最低,使工作更得心应手。
《渠务之声》采访队
污水工程部
见习工程师
郑允健
排水工程部
见习工程师
陈俊康
排水工程部
见习工程师
苏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