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8年3月 九十二期
编者的话
渠务署开放日2018
大禹之后:艺术与工程的结合
东京国际研讨会及河川考察之旅
渠务署伙伴参与香港马拉松2018
专访助理署长/设计拓展 - 曾国良先生
部门圣诞联欢会
渠务之「星」
京港合作水专题论坛
2017沙田厂长杯
检测排放水大肠杆菌(E. coIi) 含量的自动化系统
瑜伽旅程
香港及离岛渠务部
专访 温伟超先生
渠少facebook
乐施毅行者2017
第十一届友谊杯足球邀请赛
渠记厨房
城门水塘摄影游
2018建造业开心跑暨嘉年华
爱·与孩同行:参观渠务署开放日2018
爱·关怀「探访独居长者及派米」
爱·关怀「新春探访及家居清洁」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升
渠务之声编辑委员会
专访 温伟超先生
《渠务之声》有幸邀得政府机电监工技工职员协会前会长温伟超先生接受访问。温先生1973年加入政府当技工学徒,在旧添马舰海军基地(即政府总部和中央驻港部队总部现址)受训4年后成为技工,并在该处工作;1990年晋升高级技工并派驻本署石湖墟污水处理厂;1994年晋升二级监工,调到新建成的赤柱污水处理厂;2004年晋升一级监工,转到湾仔东污水处理厂工作;2016年调派香港仔污水处理厂,至本年3月退休。
打好根基,学以致用
温先生坦言,当时有点抗拒和担忧调派石湖墟污水处理厂,因毕竟以往一直在市区工作,而且从未踏足石湖墟。当年,石湖墟刚开始发展,要到该厂,须由上水火车站踏单车,交通极为不便。
温先生到任后,瞬间被该处环境吸引,加上上司细心讲解工作情况和厂房设施,令他疑虑尽消。他凭藉当学徒和技工时累积的维修保养大型机械设施和高压电力装置经验,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温先生虽是电气监工,亦须负责其他范畴(如屋宇装备和土木工程)的工作;虽然工作繁重,他认为这是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在政府这大机构工作,多学习不同技能对日后工作有莫大帮助。
多发言 多参与
「渠务署是个让员工发挥的地方。」温先生以近期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的工程为例,表示无论当时或现时的上司都让他参与顾问公司会议及提供意见,希望以其丰富工作经验优化工程,尤其是临时设施的设计。温先生指当时有同事认为即使设计有问题,提出亦无补于事。他则向同事解释:「发言或许无助解决问题,但讨论可加深彼此了解,有助寻求合适方案。」温先生称有幸参与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工程,持续改善维港水质,更令停办多年的维港渡海泳于2011年复办;作为团队一分子,实在无比自豪。
工作备受肯定
温先生服务政府45年(其中28年隶属渠务署),其间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年、30年和40年长期服务奖,以及2017年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状。他坦言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工作以外,温先生亦曾担任初级员工协商委员会和专业及技术职系员工协商委员会的代表;其间,最难忘的是,为同事争取安全方便且配合时宜的工作服,过程长达7年,可幸最终成功。此事令他明白各岗位都有不同的考虑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各方须互相谅解,才可求同存异,商定解决方案。
温先生充当部门高层及前线员工之间的桥梁,利用独有的沟通技巧促进交流。他表示,大家平日公务繁重,难以抽空交流,但若能于公余聚餐联谊,除可增进彼此感情外,还可加深上司与下属的了解。由于在非工作环境下,大家可不计身分,往往能较易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顾及对方难处,有助化解误会及分歧。
「人生犹如马拉松」
温先生热爱跑步,自1983年起参与马拉松比赛,因此每日下班后及假期都会练习。他说:「我最快能以3小时14分完成马拉松赛事!」他称跑步既能纾解工作压力,亦能凝聚好友;每星期两天跑步后,大家都会聚餐,渐渐变成习惯,友谊与日俱增。温先生提醒同事,虽然跑步乐趣无穷,但进行剧烈运动前,必须做足热身,减低受伤机会。
旅行亦是温先生的减压良方,他说:「我以前喜欢到加拿大、印度、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等偏远国家观光。斯里兰卡风光明媚,当中的树林及酒店令我难以忘怀。香港生活节奏急促,偶尔游览这些悠闲国家,能够洗涤心灵,调剂身心。」
最后,笔者祝愿温先生退休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渠务之声》采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