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編者的話
殺泥(SANI)技術榮獲2018年「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 - 突破性科研」銅獎
「建造業安全周2018」渠務署4項工程合約 榮獲第24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獎項
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世界
排水工程部
與學界分享污水處理及化驗服務的經驗
請打2300 1110
專訪黎超良先生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上期答案及得獎名單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 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跑馬地的日與夜
有趣的泥鯭釣魚機
開「宗」明義‧金石「良」言 - 機電工程項目及合約管理心得分享
2018年讀者意見問卷調查得獎名單
與退休同事茶敍
戲裡戲外 一「渠」兩得
渠記廚房
職員康樂會暑期活動 - 親子暢遊香港小島
渠務龍同心同德 同舟共濟
「友‧導向」師友計劃2017/2018 (第二部分)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18
愛‧與孩同行:參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暨杯麵工作坊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戏里戏外一「渠」两得
苏轼,字子瞻,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话说苏东坡贬任杭州知府时,西湖严重淤塞。在王安石主政下,新党中人拟填平西湖,用于耕作,以利民生,同时解决淤塞问题,实行一举两得。殊不知西湖除景色怡人外,还有宣泄钱塘江洪水的功能。苏东坡就此上奏朝廷,力保西湖,痛陈利害,结果准奏,遂动员挖掘湖中淤泥,以之筑成堤坝(后称苏堤),成为今天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本港雨量惊人。本署为了解决水浸问题,建造了多个大型地下储水池,以便暴雨来临时收集地面乃至山上雨水,舒缓水浸压力。此法行之有效,水浸问题现已大致解决。由此观之,储水池与苏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本署工程人员构思储水池计划时,有否参考古人智慧?
看官或会哑然失笑,嘀咕杭州有西湖十景,本署何能攀比!此说诚然,但本港的地下水道或储水池,实也有非凡一景,就是拍摄场景!在警匪片中,卧底探员尤喜在排洪渠出口或蓄水池内汇报工作,甚或追捕歹徒。因此,这些渠道不只疏导雨水,更充满正气。
上文显示,一个良好的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顺了解民生的发展,这是优良管治应有的表现。
九龙及新界南渠务部
通渠工长
古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