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渠務署

可持續發展報告 2013-14

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

328,024種植灌木數量

提升轄下設施的環境表現,是渠務署環境管理策略的重要一環。除此以外,我們亦以不同方式鼓勵員工及供應商支持環保,例如推動綠色文化及環保採購。

能源管理及排放控制

進行碳審計

碳審計是為機構內不同程序的溫室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排放和減除,作出識別、核算及報告的方法。進行碳審計可確定主要排放源,並藉降低耗能、提高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年內,我們分別在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沙田污水處理廠、石湖墟污水處理廠、赤柱污水處理廠、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及大埔污水處理廠,進行了碳審計。

展望將來,我們計劃擴大碳審計範圍至其他污水處理廠及工程項目,並推行更多減碳措施,為公眾提供優質的防洪及污水處理服務的同時,竭力減少碳足跡,並在營運上提高環保效益。

2012年的碳足跡

廠房名稱 耗電所產生的間接碳排放 除氮過程中釋放的氧化氮 直接燃燒燃料所產生的碳排放 其他[1] 總碳排放 處理每立方米污水產生的平均碳排放
(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計算) (公斤)
沙頭角污水處理廠 116 13 11 0 140 0.41
沙田污水處理廠 17,323 782 2,362 67 20,533 0.25
石湖墟污水處理廠 6,781 377 2 31 7,191 0.24
赤柱污水處理廠 2,574 33 1 8 2,615 0.84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36,498 0 8 329 36,835 0.07
大埔污水處理廠 8,538 368 17 92 9,016 0.26
[1] 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淨值總和,包括種植樹木、製冷、污泥消化缸釋放的甲烷、食水處理過程的耗電,及/或將廢紙棄置於堆填區產生的甲烷。

使用電動車

電動車由電池驅動,不需要燃燒汽油,能做到零排放,有助改善香港的路邊空氣質素。截至2014年3月,渠務署有10部電動車在使用中,平均每日行車總里數約為500公里。我們計劃在日後更為廣泛使用電動車。

實施多項節能措施

我們於2007年成立能源及排放管理小組,小組由一位助理署長領導,成員包括來自各分科的高級專業人員。年內,我們在全港各區的工作中,均積極節能減排,成效令人滿意。在過去7年,我們透過下列措施節省了超過1,160萬度電:

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電動車

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電動車

  • 優化污水處理流程;
  • 在污水處理廠採用電熱聯供設施;
  • 將各廠房的T8光管及戶外照明燈,分別更換為T5光管,以及發光二極管燈和風力太陽能照明燈;及
  • 在污水處理設施使用高效能的水泵。

在2013 -14年度,我們的節能表現令人滿意;其中沙田污水處理廠的優化曝氣系統及混合沉澱方案(節省約88萬度電)和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離心式脫水機優化程序(節省約14萬度電),減幅尤為顯著。

使用可再生能源

於污水處理設施安裝太陽能光伏板

我們已於元朗、西貢、石湖墟、昂船洲及沙灣的污水處理廠,安裝大規模的太陽能光伏系統,以供應電力給廠內設備使用。這些太陽能光伏板的總發電量約為128千瓦,每年輸出總電量達104,000度電。我們正計劃於未來兩年,在另外9座廠房安裝總發電量達891千瓦的太陽能光伏板。

元朗污水處理廠的太陽能光伏板

元朗污水處理廠的太陽能光伏板

廈村污水泵房的太陽能光伏板

廈村污水泵房的太陽能光伏板

生物氣轉化為能

我們在轄下設施安裝電熱聯供發電機及微型渦輪系統,利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生物氣發電。兩者皆為較潔淨的發電技術,有助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位於大埔污水處理廠(發電量為625千瓦)及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發電量為635千瓦)的電熱聯供發電機,已分別於2010年及2011年啟用。於2013-14年度,我們在沙田及大埔污水處理廠安裝了新的電熱聯供發電機(總發電量為3,600千瓦),同時在元朗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微型渦輪(發電量為30千瓦)。透過以上裝置,我們於2013 -14年度利用生物氣共生產了約2,700萬度電。

生物氣發電量(百萬度電)

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電熱聯供發電機控制板

沙田污水處理廠的電熱聯供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