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12月 九十九期
編者的話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
專訪助理署長何耀光先生
污水工程部
渠務署首間 ISO/IEC 17025:2017 認可實驗室
綠意盎然的Happy Friday 渠務署與綠色團體茶敍
渠務署三十周年歡樂跑
部門頒獎典禮
2018/19「捕踪捉影」攝影比賽
污水處理部2 管理值班工程師 馮樹桓先生 榮獲2019年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
親善探訪計劃
渠務之「星」
渠記遊戲皇:溫故知新(一) 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記遊戲皇:溫故知新 (二)
專訪高級庫務會計師及高級工程師 /安全顧問私人秘書 − 劉婉華女士 (Fiona)
Drainagram
星空拍攝天堂納米比亞 Part II
慎防利益衝突
第三屆跨部門水運會
苗圃行動挑戰12小時 慈善越野馬拉松2019
韓式唧花曲奇奶皇月餅班
DIY迷你積木生態缸工作坊
「愛.關懷」中秋探訪
「愛.與耆義同行」探訪長者服務 - 點滴分享
「愛.渠務30小時義工馬拉松」活動總結
師友計劃 - 破冰之旅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DIY迷你積木生態缸工作坊
本署職員康樂會不時舉辦新奇有趣的活動,令人驚喜。例如在2019年8月9日舉辦的「DIY 迷你積木生態缸工作坊」深受歡迎,同事踴躍參加。這項活動旨在鼓勵同事放下急促的都市步伐,享受片刻寧靜,從而紓解巨大的工作壓力。生態缸猶如微型世界,當中的生物無須以人工方法操控或約束。基本上,生態缸無須刻意打理,只需適當照明,加入藻類植物和細小魚蝦,就能長久自行運作。缸內所有生物(包括小蝦、小魚、海藻、硝化細菌等)在含有水、氧氣、二氧化碳的環境裏共生共存,互相依靠,缺一不可!
導師先講解和示範如何製作生態缸,然後讓學員發揮無窮創意,自行設計和製作獨一無二的生態缸!
同事須按部就班建立微型生態系統,先在魚缸內用水養殖統稱為清化細菌或生物石的河/海微生物,待微生物在約一星期的時間裏分解水中的雜質,令水變得清澈。之後,同事可加入水生植物和沙石,建構有利魚兒居住的環境。就生態缸小型食物鏈而言,微生物分解水中雜質或小魚糞便之後,釋出水生植物所需的養分;水生植物則藉光合作用釋出生物所需的氧氣;小魚靠吃青苔或微生物維生。此外,缸內設有水處理裝置,保持水體流動,從而供應氧氣。當魚缸環境形成穩定的小型生態系統,即使同事多月不換水,魚缸水質也能保持清澈潔淨;即使同事沒有定時餵食,魚蝦亦不會餓壞!
是次活動不但增進了我們對生態系統的知識,亦糾正了我們在生態認知上的不少謬誤,實在獲益良多!最後,大家拿着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態缸盡情拍照,既興奮又滿足!在此多謝職員康樂會悉心安排活動,為同事帶來愉快難忘的晚上!
污水工程部
技術主任
李仲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