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4年4月 一百一十六期
气候变化带来的迷思
香港天文台于2023年9月7日晚上11时至午夜12时期间在尖沙咀总部录得158.1毫米雨量,此乃自1884年以来所录得的最高每小时雨量纪录。其实,气候变化并非新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88年成立。那年秋季,我刚好在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完成一个为期11个月的「国际水利工程(低地发展)」课程。香港政府赞助我参加这课程,旨在应付香港当时日益严重的水浸问题。从此,尤其是在渠务署于1989年成立后,我与气候变化问题结下不解缘。
香港地势陡峭,集水区面积不大,降雨可能在转眼间化成洪水;暴雨经常引致山洪暴发、水土流失、树木倒塌以及山泥倾泻;如上游水塘泄洪或引水道及斜坡排水渠满溢,下游的水浸风险便会增加。此外,台风袭港时产生的风暴潮往往引致沿岸低洼地区出现水浸情况。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重叠,水浸事件尤其严重,例如超强台风「山竹」于2018年9月袭港时的情况。排水系统须定期接受维修并就其排洪能力进行检讨,以应付城市发展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总括来说,我们只能采取工程措施纾缓水浸情况,以及减少水浸事件带来的损失,而杜绝水浸问题,必须连同其他方面的配合,其中的水浸预测及警报系统更是一项值得展开硏究的课题(该系统宜与天文台的临近雨量预测及风暴潮预报结合)。
本文作者:陈柏强工程师,现为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会香港分部荣誉资深会员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兼任讲师。2015年至2018年曾任香港理工大学专业教授。2014年9月渠务署退休,先后曾任排水工程部、汚水工程部及土地排水部的总工程师;操作维修科及汚水服务科的助理署长。
渠务署前助理署长
陈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