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6月 九十七期
編者的話
專訪助理署長/設計拓展 - 黃緒勤先生
渠務署30周年 - 員工及親友寵物同樂日 創新的渠務署 - 今次寵物才是主角
工程管理部
送舊迎創新
與退休同事茶敘
人物專訪:王健文先生
「工地安全及整潔獎勵計劃(2018)」頒獎典禮 - 同享工地安全及整潔成果
渠務署2019年科研茶聚 - 風雨不減的熱情
污水處理中的化學世界
榮休專訪 - 梁爵麟先生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
渠務之「星」
香港工程師學會「工程師體驗巡禮」
沙田污水處理廠午間跑步隊
渠記廚房雪花酥製作班
「愛‧身歷耆境」- 2小時體驗模擬高齡衣體驗活動
「愛‧耆樂無窮」- 生命故事記念冊
「愛‧自然」育養海岸計劃
「愛‧回書」- 書籍、益智遊戲及禮品回收及分享活動
第8屆國際水協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渠務署2019年科研茶聚 - 風雨不減的熱情
筆者有幸在4月12日的渠務署2019年科研茶聚暨慶祝渠務署成立30周年活動中擔任司儀,以另一角度參與活動,並更加了解到籌辦茶聚的工作,原來舉辦一個茶聚,又豈止安排茶點這麼簡單。
筆者首次擔任此項盛事司儀,獲委以重任,當然要深入了解茶聚的資料。渠務署2015年至今,已第五次舉辦這年度活動,旨在與學術界人士就科研項目互相交流。適逢渠務署30歲生日」多達約60名大學、大專院校教授應邀出席活動,連同土木工程拓展署東拓展處代表和本署同事,參與人數歷年之多,實在人才濟濟,場面熱鬧。
今年科研茶聚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啟德河及啟德河一號隔沙站導賞團,第二部分是在啟德河一號隔沙站舉行集體分享環節及茶聚。與工作團隊開會討論流程時,筆者充分體驗籌劃活動殊不簡單,既要考慮場地佈置能否方便參加者互相交流,又要思考如何提供茶點飲品以配合流程,另外亦要安排交通接載,還有其他細節安排不能盡錄。工作團隊費盡心思完善計劃,真的「諗到白頭髮都出埋」。眼見細節安排繁多,筆者亦擔心未能全面配合。另外,由於一號隔沙站並沒有配合此類大型活動的場地及設施,團隊衡量回音問題及燈光等因素後,決定在半露天位置裝設音響設備以作活動場地。然而,在戶外舉辦活動,一切都得聽天由命,工作團隊亦只能兩手準備,應付天氣未如理想的情況。不過筆者一直心想不會如此湊巧吧!
「打波先嚟落雨」此話深入民心,皆因準確無比。活動當天清早,天色陰沉,細雨綿綿。負責統籌的總指揮一直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期望天色好轉,惟中午仍然下著雨,總指揮無可奈何宣布把分享環節及茶聚移師室內進行,並囑咐各人根據後備方案設置音響器材及佈置場地。下午,工作團隊兵分兩路,一隊負責迎接及帶領來賓觀賞啟德河,筆者及另一隊則到一號隔沙站準備。筆者最初預計,天氣不佳,嘉賓或只在該河逗留一會便離開,但出乎意料之外,導賞團並沒有提早結束。負責同事指,雖然當時細雨紛飛,大家全程撐傘而行,但亦無減參觀者「睇水」的熱情,全因該河是市區首條綠色河道走廊,雨中潺潺流水的啟德河更能吸引一眾熱衷研究 的來賓。大家一邊欣賞水中的藍綠生境,一邊興奮討論,所以「其實落雨又有乜好怕吖!」。
參加者隨後參觀一號隔沙站,其間,細心聆聽講解,亦不時駐足欣賞這座外形優美的綠化建築。及後,科研茶聚的第二部分正式開始。首先,本署署長盧國華先生致歡迎辭,提及現在進行中的研究及發展項目共逾70項,創歷史新高!土木工程拓展署東拓展處處長梁中立先生亦應邀分享,表示啟德河工程是「協作」的成功例子。的確,今時今日推展工程項目的關鍵是共同協作,政府部門間須互相協調,並與市民緊密聯繫,互相配合,方能順利完成項目。
根據經驗,集體分享環節很容易出現冷場,所以筆者早有準備,盡量瞭解參加者的背景資料,必要時鼓勵大家發言。然而,筆者似乎過慮了,陳光浩教授、李行偉教授及張彤教授會上先後主動發表與部門多年合作的感想,並大談開拓科研之路的經驗。李教授提及早在本署成立前已和政府在有關渠務的科研上合作,可見本署深厚的科研文化,是經歷多年而孕育出來的。雖然各位教授有不同的研究專長,但都由衷欣賞署方勇於創新求變、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的精神,讚揚本署在科研方面是工程界的模範榜樣。
最後,大會舉行慶祝渠務署成立30周年的祝「酒」儀式,眾人在一片歡笑聲中恭賀本署,並祝願部門未來再創新猷,更上層樓。同時,大家把握機會互相交流,本署代表與來賓打成一片,氣氛十分融洽熱鬧。參加者相知相惜,冀一同推動本港的科研發展。隨著茶會步入尾聲,本年科研茶聚亦圓滿結束。
回顧整個活動,安排雖然未臻完美,加上天雨關係影響部署,但活動最終順利舉行,工作團隊實在勞苦功高。是次經驗亦有助將來籌辦同類活動,做得更好。筆者深明舉辦活動必須細心謹慎,但無論事前安排如何縝密,進行時卻會遇上意料之外的問題,所以還要隨機應變,方能水到渠成。
是次活動最可惜的是,未能利用花了一番工夫安排的航拍機拍攝大合照,不過相信這構思在往後的活動仍能大派用場。最後,筆者很高興能以司儀身分參與此盛會,學會做司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明白控制現場氣氛的重要,實在獲益良多!
土地排水部
工程師
黃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