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1月 九十五期
編者的話
上下一心應對「山竹」
淨化海港計劃獲頒2018年度 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Edmund Hambly獎章
迎接港珠澳大橋開通
新界北渠務部
部門頒獎典禮
退而不休 - 容建基 (Kelly Sir)
發展局副局長參觀石湖墟污水處理廠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I
「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 上期答案
「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第13屆國際環保博覽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污水處理課程(機電)5圓滿結業
山竹「魚肉」全城裹足
苗圃行動挑戰12小時 慈善越野馬拉松2018
樂施毅行者2018 — 再闖高峰
渠務署龍舟隊 槳風震長洲
第14屆中電友誼杯籃球邀請賽
黏土花製作班
篷船
「愛.耆樂無窮」長者興趣班
友.導向 2018/2019 (第一部分) 大手牽小手。起航
重捨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退而不休 - 容建基 (Kelly Sir)
剛於2018年9月榮休的高級環境保護主任容建基先生(Kelly Sir)接受本刊採訪隊訪問,細說他在本署工作的感受。
Kelly Sir在英國畢業,主修生態學,早於1981年加入環境保護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即現時環境保護署),任職助理環境保護主任,參與制定廢物處理政策及設施規劃。他表示,當時評估的地點現已成為三大堆填區及建造焚化爐的用地,簡稱「三堆一爐」。Kelly Sir分別於2002至2005年及2016至2018年兩度派駐本署總部環境組。
渠務署積極創新、勇於嘗試
Kelly Sir認為本署精益求精,熱誠積極,堪稱「傑出青年」。在環境保育方面,署方近年摒棄傳統做法,不再征服河流,轉而與河道共融;同時致力應對氣候變化, 節能減碳,推動藍綠建設。
Kelly Sir欣賞本署完善的管理架構,以及管方常常鼓勵同事大膽解難,勇於創新。舉例而言,在促進河道生態平衡方面,他構思了分區剪草模式,在河道設置岸邊緩衝帶、循環修剪區及保育區,令河道在同一時間有不同生長階段的植物,從而營造多元化的生境,以利動物棲息和覓食。Kelly Sir構思剪草試行模式時,特聽取工程人員意見,並計算割草量和工時,以找出對工作量的影響。方案最終獲署方及同事支持,將於丹山河試行。Kelly Sir認為創新意念必須兼顧各方需要,以及配合前線人員的施工情況,方可順利推行;若概念能省時節力則更佳。
Kelly Sir緊貼部門的智能科技發展,致力協助建設「智慧、環保、具抗禦力」的城市,他積極構思「Battery-operated Intelligent River-sensing Device (BIRD)」,冀早日在山貝河的零碳曝氣試驗計劃或安達臣道蓄水公園應用。
渠務署大家庭
Kelly Sir深深感受到部門以民為本、積極上進,而且署方對員工關懷備至,大力鼓勵同事創新求變,發揮潛能,絕對是優秀的部門。Kelly Sir稱許署方一直在提升工程質素方面不遺餘力,近年積極採用新工程合約模式及建築信息模擬技術;而在持續發展方面,則大力推行藍綠建設,力求與時並進,務實推行有利民生的工程及政策。Kelly Sir續稱,有幸成為本署一分子,並在此榮休,實感自豪。
注重健康,將運動融入生活!
眼見Kelly Sir精神飽滿、身強力壯,筆者不禁請教其養生之道。Kelly Sir笑言,放取退休前休假後,睡眠質素有所改善,亦有較多時間做運動。其實Kelly Sir一直勤做運動,持之以恆,並將之融入生活,例如上下班時刻意多加走路。Kelly Sir深明同事工作繁重,故勸勉大家健康至上,保持作息定時,注重飲食和多做運動。他推介拉筋練習,有助鍛煉肌肉,減少長期坐在辦公室引致的問題。
「慳神」與外遊
Kelly Sir稱現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聚天倫,並參與家務管理。「我和太太致力在生活實踐環保概念,在家盡量減廢減排、節約用水,例如應買則買、實行廢物源頭分類、調校臉盆水掣,以及使用節能電器等,因此家居廢物不多,水電用量亦偏低。」Kelly Sir名副其實是「資源慳神」。
另外,Kelly Sir喜與家人自由行周遊列國,無拘無束,尋幽探勝。他曾坐高鐵暢遊廣州、廈門,又到過東南亞、北歐、中歐等地。他指旅行除可舒展身心,以及了解當地文化外,亦能讓兒子擴闊視野。
最後,祝願Kelly Sir退休生活愉快,並繼續向後輩傳授環保知識,使工程項目能實踐環保理念,達致可持續發展,造福市民。
「渠務之聲」採訪隊隊長
顧問工程管理部
工程師
鄧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