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9年1月 九十五期
編者的話
上下一心應對「山竹」
淨化海港計劃獲頒2018年度 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Edmund Hambly獎章
迎接港珠澳大橋開通
新界北渠務部
部門頒獎典禮
退而不休 - 容建基 (Kelly Sir)
發展局副局長參觀石湖墟污水處理廠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I
「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 上期答案
「那些年大Sir青葱的歲月Part II」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第13屆國際環保博覽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污水處理課程(機電)5圓滿結業
山竹「魚肉」全城裹足
苗圃行動挑戰12小時 慈善越野馬拉松2018
樂施毅行者2018 — 再闖高峰
渠務署龍舟隊 槳風震長洲
第14屆中電友誼杯籃球邀請賽
黏土花製作班
篷船
「愛.耆樂無窮」長者興趣班
友.導向 2018/2019 (第一部分) 大手牽小手。起航
重捨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重捨往昔
今期古偉明先生講述超級熱帶氣旋「山竹」襲港後災情。其實每次大雨時,大家都會想起直屬員工隊的辛勞。沒有直屬員工隊同事的努力,不畏惡劣天氣環境,清理淤塞渠道,市民因水浸而受影響的日常生活秩序,不可能快速回復。不過,大家是否知道直屬員工隊的成立歷史呢?如果有興趣可於以下重溫:
(原文刊於2003年9月23期出版的「渠務之聲」)
直屬員工隊分部合併
直屬員工隊(前稱通渠隊)在政府架構內已有多年歷史,一直以來,直屬員工隊的成員擔任著前線工作者的角色,幫助解決公共排水渠淤塞的問題。直屬員工隊自成立直至1986年隸屬於路政處的架構,並轄屬土木工程署。之後隨著渠務署的成立,直屬員工隊在1990年撥歸渠務署,並由操作維修科的三個分部(即香港及離島渠務部、九龍及新界南渠務部和新界北渠務部)接管。
為了提升直屬員工隊的工作效率,員工質素及部門形象,管理層不斷在這方面努力,例如增強員工培訓,提供更現代化的工具、工作服及運輸/廠房設施等。本分部亦因應近年社會盛行的開源節流文化,進行內部研究分析,務求能善用資源和尋求一套更有效率的管理及運作模式。在今年年初,分部完成對直屬員工隊的檢討並提交了一份檢討文件,當中建議合併現時共用同一個廠房的兩支直屬員工隊(即九龍及新界南和新界北)。該建議亦得到最高管理層的支持。
在本年8月9日,上述檢討文件所指的合併建議得以落實,兩個分部的直屬員工隊正式合併。合併兩個分部的直屬員工隊將帶來以下的好處:
- 更靈活地調配人手及組織工作隊。工作隊是由固定人數和職級的員工所組成。在合併後,由於人力資源更集中,在組織工作隊上及當有員工休假而須調配人手時有更大的自由度。這明顯會增加成功組隊的機會,從而減少組隊不成的情況出現。
- 可更靈活地調動車輛(包括大小水車及運送隊員車輛)。合併後車輛可被調動到九龍及新界各區處理投訴,從而提高工作隊的生產力及效率。
- 精簡人手及減省開支。一些合併後重疊的職位會透過員工退休、自願退休或被調派往其他組別/部門工作而取消。退休員工的空缺將不會填補,一些非公務員合約的員工亦不會獲得續約。合併後,直屬員工隊的人事架構將進一步精簡而使部門的開支得以減少。
直屬員工隊訓練及支援組
新界北渠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