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21年3月 一百零四期
編者的話
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工作
抗疫任務之「特別行動」
「護己護人 齊打疫苗」: 齊來接種新冠疫苗
署長新春聚會
渠務署榮獲「公德地盤嘉許計劃」多個獎項
重慶森林,嚇『鬼』死人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 工務) 率團參觀位於岩洞的赤柱污水處理廠
單車好手 ─ 污水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劉永華先生
渠務之星
淨化海港計劃兩個工程項目獲頒「Autodesk 香港建築信息模擬設計大獎 2020」
渠記相簿:郊遊樂 (一)
「渠記遊戲皇」英文填字遊戲 抽籤儀式及答案公佈
「渠記遊戲皇」中文填字遊戲
渠務署2020年聖誕幸運大抽獎
慎防利益衝突(六)
手工光影立體紙雕燈網上課程
渠務署捐血日2020
聖誕送暖Box of LOVE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20
重拾往昔 — 溫故知新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單車好手 ─ 污水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劉永華先生
《渠務之聲》有幸邀得於2021年1月榮休的污水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劉永華先生(下稱「劉 Sir」) 接受專訪,暢談他的工作經驗、團隊管理心得,以及公餘興趣。
工作點滴
劉Sir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於 1985 年加入政府擔任見習工程師,至今已服務政府超過30年。劉Sir加入渠務署前,曾任職於多個工務部門,包括路政署、環境保護署、前土木工程署、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以及發展局。劉Sir在職期間曾參與統籌多個大型工程項目,包括機場核心工程計劃、香港迪士尼樂園工程發展計劃等。
談及自己在多年的公務員生涯中特別難忘的經歷時,劉Sir憶述曾協助處理一宗嚴重工業意外,深深感受到工地安全的重要性。其後,劉 Sir 在前土木工程署擔任高級工程師╱安全顧問,協助管理地盤安全管理系統,致力提升和改善部門轄下地盤的安全表現。 他向管理層建議要求相關部門定期審視和檢討各工程合約的安全表現,並在各工作層面向管理層以至前線員工積極宣傳安全意識,推廣安全文化,以「地盤零意外」為目標。全賴劉Sir和一眾同事共同努力,部門轄下每個工程項目的流程設計做得更為周密,從規劃、設計到實施階段都以安全為前提,大幅減低了部門轄下地盤的意外率。
精益求精
劉Sir於2008年10月加入渠務署,先後任職於排水工程部 和污水工程部,協助部門統籌多個工務工程項目,在工程設計、建造項目和安全管理方面貢獻良多,而他所負責的 工程項目亦曾為本署奪得不少獎項,例如「觀塘佐敦谷明渠、旺角花墟道明渠及深水埗東京街明渠覆蓋工程」榮獲2010年公德地盤嘉許計劃中兩個類別金獎 — 「公德地盤獎」金獎和「傑出環境管理獎」金獎。近年,劉Sir參與統籌石湖墟淨水設施工程項目,並帶領「融和社區.淨水建『墟』」團隊榮獲「2019 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 兩項大獎 — 隊伍獎(專門服務) 金獎及特別嘉許獎(與市民互動)。
工作與家庭生活
劉Sir育有兩子一女,他們均已畢業成材。談及自己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時,劉 Sir表示要管理好時間,按緩急先後次序處理工作,藉此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他說由於工程項目大多涉及不同類型的工作,所以全體同事必須上下一心,發揮團隊精神,工作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單車好手
劉Sir 熱愛運動,曾在大學時期擔任舞蹈學會主席。他踏入職場後雖已甚少跳舞,但公餘時仍愛游泳、踩單車等。劉Sir近年更與兒子一起成為公路單車好手,在本港和韓國、台灣等地完成了不少單車環島之旅。劉Sir表示,單車環島之旅不但講求體力,而且要求單車手具有良好的控制技術和應變能力。此外,單車手的經驗以及對路線熟悉與否,也是決定環島之旅能否完成的重要因素。劉Sir提到第一次到台灣進行一千公里的單車環島之旅,在九天的行程每天要騎車前進百多公里或爬高千多公尺。在途中從台中騎車到新竹時,遇上突然變壞的天氣,被迫逆著風雨而行,差點體力透支,幸好最終咬緊牙關到達目的地。
對年輕人的寄語
劉 Sir 認為年輕同事不但學習能力強、反應快、富有創意和勇於嘗試,而且十分擅長運用新科技,能夠為固有工作模式引入新思維、新技術。他勸勉同事繼續與時並進,並多充實自己,凡事竭盡所能,切勿輕言放棄。
最後,《渠務之聲》感謝劉Sir抽空接受訪問,並祝願劉Sir退休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渠務之聲》採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