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0年6月 一百零一期
谢Sir : 有缘再聚
「我在工作上最享受的事情是,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与其他工程师以至前线同事合作得很有默契,每逢遇到困难,总能找到共识,然后各司其职,朝着同一方向努力解决问题;这种感觉‘好正’。」本年6月荣休的污水处理部2总工程师谢悦嘉先生如是说。当被问及过往在工作上最大的乐趣时,谢Sir没有说自己曾获得什么奖项或参与什么大型工程,而是说自己享受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懂得说话的污水
谢Sir于1984年加入机电工程署担任见习机电工程师展开公务生涯。然后于1997年升任高级工程师并借调渠务署,先后在机电工程部(E&MP)、污水处理部1(ST1)和污水处理部2(ST2)工作,为渠务署服务超过21年,其间大部分时间从事厂房的运作和维修工作,而单单在ST2工作已长达15年。他曾经两度出任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和沙田污水处理厂的厂长。众所周知,这两间污水处理厂是香港污水处理量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被问到管理大厂的心得时,谢Sir说:「重要的是自己要亲身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与前线同事多多沟通,用心听取不同意见后才‘断症下药’。记得曾有高人指点说,污水是懂得说话的,会透过气味和颜色告诉你它们是否‘健康’,让你知道污水处理流程是否正常。」
污水处理厂的日与夜
在渠务署工作的21年半里,谢Sir与净化海港计划(前身为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结下了不解缘。他在1997年到渠务署机电工程部工作之初,正正参与净化海港计划一期的项目,其后在2012年重返ST2工作时,不单见证了净化海港计划二期甲(HATS2A)的建造过程及其落成启用的盛况,还亲身参与接收新厂房和设施的工作。难怪他笑说,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家」,要离开这个「家」确实使他难舍难离。
此外,谢Sir还有不少难忘的回忆,例如第一次筹备赤柱污水处理厂开放日、就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的气味问题出席海丽邨居民大会和深水埗区议会会议、2016年处理净港号运污泥船的气体泄漏事件,以及去年3月代表渠务署出席环保署污泥处理设施承办商与香港特区政府就合约争议进行的仲裁聆讯。他表示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是现今的冠状病毒病疫情。他说:「我们在2003年‘沙士’爆发期间仍须如常在厂内工作,但不料在今年年初冠状病毒病肆虐期间,却要在家工作。然而,前线同事秉持专业态度坚守岗位,留在污水处理厂当值,为香港市民提供重要的污水处理服务,使我十分难忘。为此,我衷心感谢各位同事。」
谈及自己在ST2工作的情况时,谢Sir显得特别开心。他说:「在那段日子里,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原因是全体同事,包括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前线人员,都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默契,好像家人一样。毕竟,除了住处外,办公室是自己与他人相处时间最长的地方。工余时,我也相约同事‘摸吓酒杯底’、谈天说地、唱卡拉OK、跑步等,暂时抛开繁重的工作,放松一下身心。当时的愉快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操作维修工作的今昔
谢Sir笑说,很多人都不大了解操作维修(O&M)工作,以为我们只须按时更换设施,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他解释道:「现时,执行O&M工作真是绝不简单,除了要确保厂房正常运作,还要顾及节能减排的目标、增加绿化美观效果、提高厂房成本效益,以及处理投诉个案和接待市民参观厂房。昔日的污水处理厂远离民居,而现今的污水处理厂则与民居相距不远。由于有些市民现时在家中一打开窗户就可看到污水处理厂,所以我们必须与污水处理厂邻近的居民打好关系,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现在,O&M工程师已由‘后防’慢慢走向‘中场’,间中还要‘落场’当‘前锋’呢!」
此外,谢Sir补充说:「以前的O&M工作甚少涉及工程设计。然而,现时不少工程的质素十分参差,我们收厂后才发现有许多地方必须改善,但由于厂房布局往往受到限制而难以改善,因此O&M工程师现时要主动参与工程设计工作,以便在施工前尽早就保养和运作事宜提出意见。简言之,现时的O&M工作比以前繁重。」
十分照顾下属的谢Sir
笔者除了请谢Sir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外,亦邀请了两位认识谢Sir接近廿载的同事细说他们与谢Sir共事的点滴。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谢先生是大好人,十分照顾下属。」
第一位受访者是机电工程部署理总机电工程师黎玮筠女士。她说:「我跟谢先生实在很有缘。我在建筑署当‘鸭仔’时,谢先生是我的上司。之后我调到机电工程部和ST2,他再次担任我的上司。」黎女士继续高兴地说:「谢先生为人乐观正面,EQ很高,时常提点我做事要豁达一些,让我明白自己不会永远是对的。谢先生的言行使我获益良多 — 在文字工作方面,他用字准确,文章精简;在其他工作方面,他做事非常仔细;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十分照顾下属。还记得我在ST2放产假期间获安排在产假后直接调到EMSD工作,当时谢先生仍请太太为我的女儿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真的令我非常感动。」
另一位受访者是管理值班工程师冯树桓先生。自2004年开始,冯先生一直与谢Sir合作无间,共同接收小蚝湾污水处理厂、共同研究沙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近年共同参与HATS2A的接收工作。冯先生回忆说:「工作时虽然十分辛苦,但与谢先生合作得非常愉快。谢先生不但做事非常细心谨慎,而且十分照顾下属,多次提名同事参加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嘉许奖和员工建议书奖励计划。」
退休临别感言
谢Sir说:「渠务署让我有‘家’的感觉。管理层不但着重培训员工,鼓励他们创新、研究和应用科技,而且对员工很有人情味,提倡工作与生活平衡之道。」他藉此机会感谢在过去21年半时间里与自己合作过的上司和同事。他说:「如果没有获他们指导、容忍、支持、配合和帮忙,我的工作未必能够一一完成。」对于自己即将退休一事,他说:「一想到即将退休,未能与一班好同事、好朋友继续打拚,心底里有些戚戚然和无奈的感觉。然而,这或许就是人生吧。在此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最后,笔者在此代表渠务署感谢谢Sir过去为部门以至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并祝愿谢Sir退休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
污水处理部2
机电工程师
陈浩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