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0年6月 一百零一期
富士登山记
提起日本,大家不期然会想起樱花和富士山 — 它们都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富士山是日本最大的活火山(对上一次喷发在1707年),横跨本州山梨县和静冈县,而山顶上直径约800米的火山口周边共有八个山峰,其中海拔3 776米的剑峰是日本最高峰。
富士山于201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登录为世界遗产;它自古以来都是日本人崇拜的对象,再经神格化后称为浅间大神(即火山神) — 古代日本人希望这位神不要生气(意指爆发),所以日本不少地方都设有浅间神社以奉祀浅间大神。富士山呈圆锥形的山姿十分优美,历来用作绘画和文学的创作题材,而最有名的作品当数江户时代着名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46幅连续版画《富岳三十六景》。
自江户时代开始,民间一直流行攀登富士山的活动。富士山每年九月中旬开始冠雪,由于山顶积雪一直要到翌年六月才逐渐融化,所以每年的七月才开放予登山客攀登,但过了九月初又开始封山。富士山有四条攀登路线,分别为吉田线、须走线、御殿场线和富士宫线,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难度。这次我们拣选了适合登山新手的吉田线,也预订了八合目的山小屋作中途休息地方。什么是「合目」呢?原来富士山的登山路线主要以「合目」来表示 — 「一合目」位于富士宫市村山浅间神社的鸟居,而「十合目」则位于山顶;「五合目」大概位于两者中间,通常作为登山的起点。
经过连续多个星期练习,终于来到登山的大日子!我们在五合目吃过简单的午饭,再到小御岳神社祈福,然后在下午1时正式出发。由于当日天阴大雾而且清凉,加上刚开始登山时的路不算崎岖,所以我们慢慢走,还算轻松。到达六合目时,看见那里有「料金所」,供登山客自愿缴交「保全协力金」,作为维护当地生态和清洁环境的费用。从六合目到七合目,途中要攀过总共海拔400米高的「之」字形「长命斜」;我们走了差不多两小时,慢慢适应上升的高度,并在走过浓雾层之后,隐约看到山顶。来到七合目,向上仰望,尽是岩石路;路段开始变得难走,有时甚至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进。不过,从这段路开始,路上有多间山小屋,登山客可以在屋外买点饮品或小食稍作休息;每间山小屋都有属于自己的「烧印」图案,登山客可以买「金刚杖」辅助行山之余,又可以找山小屋员工用铸铁棍在杖上烙上独有的「烧印」图案来「集邮」。不过,我们早已带备行山杖,无须买长的「金刚杖」,所以只买了短的「金刚杖」作烙印之用。此外,我们在其中一间山小屋遇到一个既貌似武打演员元华又貌似电玩游戏主角Mario弟弟Luigi的员工,于是烙过印后再请他合照,为艰辛的登山旅途增添一丝乐趣。
过了七合目数间山小屋后,上八合目的登山道也是漫长的「之」字形沙石路,但比之前的路段更为狭窄和陡峭,有些路段还出现「塞车」情况,要待前面的登山客走过才可以跟着上。太阳渐渐下山,天色开始昏黑,气温渐降,不少登山客此时已经到达自己所选的山小屋吃饭休息,准备翌日凌晨攻顶,但我们却预订了位于吉田线上海拔第二高的山小屋,所以仍要继续硬着头皮往上走。越往上走,不但身边的登山客越来越少,而且空气也越来越稀薄 — 每一口吸入的空气都是刺鼻的,即使慢慢走也觉得呼吸困难;当时风越刮越大,我们向前走两步被逼退后半步,全靠意志力支撑身体前进,好不容易到达位于海拔3 400米的山小屋时已经接近晚上八时。抹完身、换过衣服、吃过简单晚餐,再与同伴聊一会天,并在写好明信片后上床睡觉,准备几小时后的攻顶之行。
本来预计凌晨二时起床攻顶,但海拔之高令人不适、难以入睡,故需延迟到三时才起来出发。甫踏出山小屋门口,就已经看见由鱼贯的攻顶客所戴头灯的光组成的长长灯「龙」。由于攻顶之路狭窄且人多,我们前进得很慢;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黎明将至,仍身处半路中途,大家都心急起来,生怕错过日出的美景。幸好,吉田登山路线大致面向东方,我们基本上在山路上也可以看到日出。大约早上四时半,大家都不约而同停下脚步,静静看着「太阳伯伯」在云雾中发出万丈光芒,即日本人所称的「御来光」。
欣赏过「御来光」后,我们继续踏上征途,走了一小时多,终于登上富士山顶 —当时心里确实有一丝的激动!甫到埗第一眼就看到「富士山顶上奥宫」,于是进内参拜感谢神明庇佑登顶成功,顺道买了一些「御守」(即护身符)留念。户外虽然阳光充沛,但同时刮着大风,我们在空肚攻顶的情况下感到丝丝寒意,于是买了热粟米汤「吊命」。回过神来,我们便开始走「钵巡路线」,环绕火山口走一圈。
我们参观完「浅间大社奥宫」,再到日本全国海拔最高的「邮便局」(即邮政局)寄明信片,最后攀过一段极斜、上一步要退后半步的碎石路「马之背」,终于来到火山口最高点,也是全日本的最高点 — 剑峰!此生有幸登上日本之巅,内心充满感恩和喜悦之情。从剑峰走下来后,继续走余下一半的「钵巡路线」之际,部分云雾开始退散。我们从不毛的山顶鸟瞰绿油油的山脚,再远眺层峦叠嶂的日本阿尔卑斯山脉,然后把云雾的景致拍摄下来;过了一会儿,眼前景物又变回重重云海。当我们回到「富士山顶上奥宫」,「钵巡路线」便正式走完了。
后记
日本人有句谚语说:「富士山、一度も登らぬ马鹿、二度登る马鹿」,意思就是一生中都没有攀爬过富士山的人是笨蛋,但爬过两次的人也是笨蛋。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尝试攀登富士山,但其中有不少登山客出于种种原因攻顶失败,例如遇到暴风雨、出现高山反应、中途受伤、装备不足等等。我们能够成功完成这次富士山登顶之旅,除了因为装备充足和下了苦功练习外,还有赖大家在路上互相扶持。当然,天公造美也很重要 — 上山当天初时下着微雨,但之后直至我们到达山小屋为止都只有密云 — 在这种天气状况下登山是最好的。翌日,即从山小屋下山当天,虽然一直下着绵密细雨,但比起当天的登山客,我们已经幸运得多,所以我在最后一段路上给他们逐一说声「奸爸爹」,希望他们在冷雨中登山时感受到一丝暖意和得到一点鼓励。最后,我期望疫情尽快过去,大家可以再次登山。(文章完成一刻为止,吉田线所有山小屋决定在今年登山季关闭,其他线上的山小屋看来也会跟随,估计要明年才可恢复登山了。)
九龙及新界南渠务部
工程师
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