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21年9月 一百零六期
編者的話
渠務署榮獲七個「新工程合約」獎項
環境局局長視察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
機電工程師Ivy 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 「傑出青年工程師獎2021」
新圍污水處理廠煥然一新
父子的傳承:建造業傑青Leo
日日「碳」世界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在上水鄉舉辦 預防水浸的義工活動
退休紀念錫碟頒發儀式
親善探訪計劃
「好學不倦」的高級化驗師 劉達光博士
慎防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二)
渠記遊戲皇 快高長大
「渠記遊戲皇」:下水水
渠記相簿 海旁景色
渠務之星
我的測量工作點滴
2021父親節皮革工作坊
「魯班服務月2021— 建造業海岸清潔日」石壁大浪灣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 2021
愛.與耆義同行:「健腦Kit Set」製作團隊的招募活動
2021年讀者意見問卷調查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環境局局長視察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
2021年5月10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由署長彭雅妮女士陪同到本署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的地盤視察。本署工程團隊很榮幸有此機會向黃局長介紹是項工程的環保元素。
先進技術 提升水質
在黃局長及彭署長視察期間,工程團隊向他們闡述了兩種污水處理技術,分別是用於臨時污水處理廠的「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或簡稱MBBR)和用於日後新落成廠房的「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或簡稱MBR)。這些先進的生物反應技術讓同事得以善用細小空間處理大量污水,從而大大提升廠房的污水處理效能。
環保設計 節省用水
部分污水經新廠房淨化後將可重用,主要作清洗廠內設施、沖廁、灌溉植物、製冷等非飲用用途。新廠房會採用節能設備,包括LED燈管和污水泵的摩打變速器(variable speed drive或簡稱VSD)。此外,廠房的天台除了會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廠內設施提供可再生能源,亦會進行綠化項目讓廠房的綠化面積增逾一半以營造可持續的綠色環境。
保護環境 保護生態
工程團隊將採用無坑非浚挖方法﹕「地對海雙向水平定向鑽挖技術」(Land-sea two-way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或簡稱 HDD),建造一條長約1.7公里的全新海底排放管道,以期在施工時盡量避免海床以及海洋生態資源受影響。由於新海底排放管道較現時的管道長逾6倍,新淨化水排放口與沙頭角海魚類養殖區會相距更遠。具體而言,現有排放口與養殖區之間的距離約為400 米,而新排放口與養殖區之間的距離將增至約1.17公里。換言之,延長排水口與養殖區之間的距離有助於減低排放水對沙頭角漁業的影響。此外,新排放口位於水較深、水流較急的海域,有利經處理的排放水與海水混和以至稀釋。
團隊合作 追求卓越
工程團隊在施工期間本着勇於創新的精神克服種種挑戰,朝着可持續發展方向實現多個工程目標,包括在短時間內落成臨時污水處理廠、落實智慧工地安全管理措施、推動工程減碳,以及完善新污水處理廠的環保設計。工程團隊的努力更以致工程項目先後榮獲「香港顧問工程師協會年奬2020」(ACEHK Annual Award 2020)以及「新工程合約年獎2021」(NEC Awards 2021)兩個獎項 — 「新工程合約年度創新合約項目」大獎(NEC Contra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 2021)及「新工程合約年度可持續及氣候適合約項目」第二名(NEC Sustainability & Climate Resilience project of the Year 2021 - Runner up)。
在此感謝黃局長及彭署長在視察期間鼓勵工程團隊。展望將來,工程團隊會繼續本着勇於創新的精神為沙頭角社區及環境作出更多貢獻。
顧問工程管理部
助理工程師
何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