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20年6月 一百零一期
謝Sir : 有緣再聚
「我在工作上最享受的事情是,自己作為團隊的一份子,與其他工程師以至前線同事合作得很有默契,每逢遇到困難,總能找到共識,然後各司其職,朝着同一方向努力解決問題;這種感覺『好正』。」本年6月榮休的污水處理部2總工程師謝悅嘉先生如是說。當被問及過往在工作上最大的樂趣時,謝Sir沒有說自己曾獲得什麼獎項或參與什麼大型工程,而是說自己享受工作中的團隊精神。
懂得說話的污水
謝Sir於1984年加入機電工程署擔任見習機電工程師展開公務生涯。然後於1997年升任高級工程師並借調渠務署,先後在機電工程部(E&MP)、污水處理部1(ST1)和污水處理部2(ST2)工作,為渠務署服務超過21年,其間大部分時間從事廠房的運作和維修工作,而單單在ST2工作已長達15年。他曾經兩度出任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和沙田污水處理廠的廠長。眾所周知,這兩間污水處理廠是香港污水處理量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被問到管理大廠的心得時,謝Sir說:「重要的是自己要親身到現場了解實際情況,與前線同事多多溝通,用心聽取不同意見後才『斷症下藥』。記得曾有高人指點說,污水是懂得說話的,會透過氣味和顏色告訴你它們是否『健康』,讓你知道污水處理流程是否正常。」
污水處理廠的日與夜
在渠務署工作的21年半裏,謝Sir與淨化海港計劃(前身為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結下了不解緣。他在1997年到渠務署機電工程部工作之初,正正參與淨化海港計劃一期的項目,其後在2012年重返ST2工作時,不單見證了淨化海港計劃二期甲(HATS2A)的建造過程及其落成啟用的盛況,還親身參與接收新廠房和設施的工作。難怪他笑說,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已經成為他的「第二個家」,要離開這個「家」確實使他難捨難離。
此外,謝Sir還有不少難忘的回憶,例如第一次籌備赤柱污水處理廠開放日、就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氣味問題出席海麗邨居民大會和深水埗區議會會議、2016年處理淨港號運污泥船的氣體泄漏事件,以及去年3月代表渠務署出席環保署污泥處理設施承辦商與香港特區政府就合約爭議進行的仲裁聆訊。他表示自己最難忘的事情,是現今的冠狀病毒病疫情。他說:「我們在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仍須如常在廠內工作,但不料在今年年初冠狀病毒病肆虐期間,卻要在家工作。然而,前線同事秉持專業態度堅守崗位,留在污水處理廠當值,為香港市民提供重要的污水處理服務,使我十分難忘。為此,我衷心感謝各位同事。」
談及自己在ST2工作的情況時,謝Sir顯得特別開心。他說:「在那段日子裡,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原因是全體同事,包括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和前線人員,都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和默契,好像家人一樣。畢竟,除了住處外,辦公室是自己與他人相處時間最長的地方。工餘時,我也相約同事『摸吓酒杯底』、談天說地、唱卡拉OK、跑步等,暫時拋開繁重的工作,放鬆一下身心。當時的愉快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操作維修工作的今昔
謝Sir笑說,很多人都不大了解操作維修(O&M)工作,以為我們只須按時更換設施,確保出水水質符合排放標準。他解釋道:「現時,執行O&M工作真是絕不簡單,除了要確保廠房正常運作,還要顧及節能減排的目標、增加綠化美觀效果、提高廠房成本效益,以及處理投訴個案和接待市民參觀廠房。昔日的污水處理廠遠離民居,而現今的污水處理廠則與民居相距不遠。由於有些市民現時在家中一打開窗戶就可看到污水處理廠,所以我們必須與污水處理廠鄰近的居民打好關係,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工作。現在,O&M工程師已由『後防』慢慢走向『中場』,間中還要『落場』當『前鋒』呢!」
此外,謝Sir補充說:「以前的O&M工作甚少涉及工程設計。然而,現時不少工程的質素十分參差,我們收廠後才發現有許多地方必須改善,但由於廠房布局往往受到限制而難以改善,因此O&M工程師現時要主動參與工程設計工作,以便在施工前儘早就保養和運作事宜提出意見。簡言之,現時的O&M工作比以前繁重。」
十分照顧下屬的謝Sir
筆者除了請謝Sir分享工作經驗和心得外,亦邀請了兩位認識謝Sir接近廿載的同事細說他們與謝Sir共事的點滴。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謝先生是大好人,十分照顧下屬。」
第一位受訪者是機電工程部署理總機電工程師黎瑋筠女士。她說:「我跟謝先生實在很有緣。我在建築署當『鴨仔』時,謝先生是我的上司。之後我調到機電工程部和ST2,他再次擔任我的上司。」黎女士繼續高興地說:「謝先生為人樂觀正面,EQ很高,時常提點我做事要豁達一些,讓我明白自己不會永遠是對的。謝先生的言行使我獲益良多 — 在文字工作方面,他用字準確,文章精簡;在其他工作方面,他做事非常仔細;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十分照顧下屬。還記得我在ST2放產假期間獲安排在產假後直接調到EMSD工作,當時謝先生仍請太太為我的女兒精心挑選了一份禮物,真的令我非常感動。」
另一位受訪者是管理值班工程師馮樹桓先生。自2004年開始,馮先生一直與謝Sir合作無間,共同接收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共同研究沙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技術,以及近年共同參與HATS2A的接收工作。馮先生回憶說:「工作時雖然十分辛苦,但與謝先生合作得非常愉快。謝先生不但做事非常細心謹慎,而且十分照顧下屬,多次提名同事參加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獎和員工建議書獎勵計劃。」
退休臨別感言
謝Sir說:「渠務署讓我有『家』的感覺。管理層不但着重培訓員工,鼓勵他們創新、研究和應用科技,而且對員工很有人情味,提倡工作與生活平衡之道。」他藉此機會感謝在過去21年半時間裡與自己合作過的上司和同事。他說:「如果沒有獲他們指導、容忍、支持、配合和幫忙,我的工作未必能夠一一完成。」對於自己即將退休一事,他說:「一想到即將退休,未能與一班好同事、好朋友繼續打拚,心底裡有些戚戚然和無奈的感覺。然而,這或許就是人生吧。在此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最後,筆者在此代表渠務署感謝謝Sir過去為部門以至整個社會作出貢獻,並祝願謝Sir退休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滿。
污水處理部2
機電工程師
陳浩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