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20年3月 一百期
編者的話
專訪渠務署副署長彭偉成先生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獲中電頒發「可再生能源卓越大獎」
建造業零碳天地與渠務署合作 組建首個機電組裝合成雨水空調系統
部門聖誕聯歡會2019
渠務署勇奪「2019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兩項大獎
親善探訪計劃
渠務之「星」
渠記遊戲皇:溫故知新(二) 得獎者及答案公佈
渠記遊戲皇:看圖估字
2019國家優質工程獎
專訪高級工程師/訓練朱依望先生 (朱Sir)
渠記相簿
讀者投稿:《序》《活靈•活現》
慎防利益衝突(二)
Drainagram
多肉植物聖誕盆景工作坊
2019 建造業議會草地足球聯賽盃
渠記廚房之自製賀年美食
「愛•與耆義同行」聖誕聯歡會
「渠心關顧」嘉許計劃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專訪渠務署副署長彭偉成先生
甫步進新任渠務署副署長彭偉成先生(下稱「彭Sir」)的辦公室,採訪隊便發現室內的文件夾和擺設都放置得井井有條,猜想彭Sir做事必定一絲不苟。由於只有少數同事曾與彭Sir一起工作過,大家對他認識不多,因此採訪隊起初面對彭Sir 時都戰戰兢兢。然而,大家一看見彭Sir親切的微笑,就知道他非常友善、平易近人。採訪隊希望大家能通過這次訪談認識一下彭Sir,並聆聽他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工餘興趣和對年輕工程師的寄語。
求學
被問到為何在大學時選讀土木工程時,彭Sir直言:「在中學時期,我的數理科目成績較好,間中由新界住所乘車到市區時,往往被途中縱橫交錯的道路天橋系統深深吸引着,久而久之便對土木工程產生興趣。因此,我在大學選科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土木工程。」
工作
彭Sir回顧多年來的工作時說:「大學畢業後,我便加入政府擔任見習土木工程師,先後在多個部門和政策局工作,包括水務署、運輸署、民政事務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工務局、新機場工程統籌署和路政署,直至今年2月加入渠務署擔任副署長。」彭Sir負責過的工作範圍非常廣闊,包括大型工程項目如新機場工程、竹蒿灣基建和西九文化區規劃等、交通運輸、公共關係事務和分區工作。彭Sir細說道:「工程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和市民溝通的技巧。」彭Sir 表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及價值觀都不相同,所以從事面對人的工作從來都不容易。彭Sir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勸勉年青工程師說:「向市民提出建議時,須先抱持開放態度用心聆聽市民的意見,然後運用科學數據及專業知識分析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切記世上沒有完美的工程方案能完全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往往需要專業判斷加以取捨及調整,從而歸納出大家接受而最可行的方案。」
寄語
回望過去,彭Sir確信自己所選的路是對的。他說:「工程師的職業十分適合我,與我當初的期望毫無落差。在重要抉擇時,必須跟隨自己的意願,因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有最大的動力做好它。」被問到對年輕工程師有什麼寄語時,他忠告說:「年輕工程師應該要抱持謙虛和好學的心態,把握每個機會去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從而好好裝備自己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堅信機會一定會來臨的!」彭Sir亦勉勵同事說:「要勇於創新,不要因循守舊。多開放自己的思維,發掘和學習更多新事物。須知道,不少劃時代的產品都是前人在他們年青時鍥而不捨地追夢和創新的成果。」
彭Sir覺得現在的年青工程師和他那個年代的年青工程師在個人特質方面有什麼區別呢?當今的年青工程師是否較注重外表和形象呢?彭Sir笑說:「兩者分別不大,年青人都嚮往時興事物,我年青時也穿喇叭褲和留長頭髮呢!其實我覺得在任何年代年青人都充滿能量為自己的志趣努力。」
工餘
彭Sir每天工作完畢回家後會安坐休息,完全放鬆自己,享受什麼也不想的時刻。彭Sir在假期和工餘時間,除了照顧尚在求學階段的一對子女外,還有不少愛好,例如行山、聽音樂、看書等,可謂動靜皆宜。他認為這些活動可以使自己放鬆心情,保持身心健康,從而紓緩壓力。此外,彭Sir十分喜歡小動物, 在家中養了一隻狗和兩隻貓,為生活增添生氣和樂趣。
結語
最後,彭Sir表示:「我雖然在渠務署工作的日子尚短,但已感受到這裏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渠務署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聲譽,我期望與各位衝勁十足的同事共同努力為社會提供卓越的防洪和排污服務。」
<<渠務之聲>>採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