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1年9月 一百零六期
编者的话
渠务署荣获七个「新工程合约」奖项
环境局局长视察沙头角污水处理厂第一期扩建工程
机电工程师Ivy 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 「杰出青年工程师奖2021」
新围污水处理厂焕然一新
父子的传承:建造业杰青Leo
日日「碳」世界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上水乡举办 预防水浸的义工活动
退休纪念锡碟颁发仪式
亲善探访计划
「好学不倦」的高级化验师 刘达光博士
慎防公职人员行为失当(二)
渠记游戏皇 快高长大
「渠记游戏皇」:下水水
渠记相簿 海旁景色
渠务之星
我的测量工作点滴
2021父亲节皮革工作坊
「鲁班服务月2021— 建造业海岸清洁日」石壁大浪湾
建造业义工嘉许礼 2021
爱.与耆义同行:「健脑Kit Set」制作团队的招募活动
2021年读者意见问卷调查
步步高升
渠务之声编辑委员会
我的测量工作点滴
大家好,我是工程测量组高级测量主任陈志生。我在2019年加入渠务署这个大家庭,主要负责工程合约DC/2019/03佐敦谷明渠活化工程及市区及新界小型渠务改善工程的测量工作。今次首度投稿《渠务之声》,希望在此跟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点滴。
测量工作之所以充满挑战,是因为测量人员必须在各种不同地形环境下工作 — 从杳无人烟的天涯海角到繁华闹市的大街小巷,各位也许已看过我们的踪影。由于部门在策划基建项目时须收集测量数据作为设计基础,测量人员往往是工程团队的「先头部队」;在工程展开时,测量人员须根据工程师指示执行一系列检测工作,以确保承建商依照合约规定完成工程。
一、争分夺秒
测量人员在执行外勤工作前,除了预先安排所需人手、仪器、安全装备及交通工具外,还要留意天气 — 在近岸工作时尤其要注意潮汐变化。举例说,我们有一次到坪洲测量三个位于水平面以下的排水口,趁最低排水口在大退潮时露出水面的十多分钟时间,争分夺秒进行测量工作,最终在海水差不多淹至脚边前完成工作。
二、不分昼夜
我们需不时因应个别工地情况作出特别安排,例如在铁路范围工作前,先要等待港铁公司职员完成整天行车服务并彻底检查路轨和铁路设施后,在接近凌晨二时左右我们才可进场开工,并要赶在清早约五时前完工离场。虽然凌晨的工作繁多,包括测量地形、井口位置及水位、雷射扫描、拍摄闭路电视片段等,但我们团队工作专业,合作无间,每次均能在限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三、排除万难
我们不时需要到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或风险较高的地方工作。例如位于昂坪的「新界北部、港岛南部及昂坪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合约编号DC/2019/06)需要利用隧道钻挖机在地底超过7米深度开凿隧道,铺设一条长逾400米、直径约1.5米的排水管,以免除昂坪旅游区的水浸威胁。当中困难之处,是如何确保排水管铺设方向及高度均正确无误。古语有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假若开凿位置稍有偏离,要补救便十分困难。测量组同事要深入地底,在狭窄环境中准确无误地测量出铺设位置,不但要顾及安全,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四、随时候命
为了提供优质的测量服务,我们自当随时候命,竭尽所能,如同特种部队一样,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的情况下,全天候24 小时为全港市民提供测量支援服务。在2020年,我们因为参与「设计和兴建竹篙湾检疫中心及污水输送系统计划」的测量工作而获部门颁发团队嘉奖状。在此,我们感谢部门支持,以及肯定测量队伍的努力。
排水工程部
高级测量主任
陈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