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务之声

2021年3月 一百零四期
編者的話
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工作
抗疫任務之「特別行動」
「護己護人 齊打疫苗」: 齊來接種新冠疫苗
署長新春聚會
渠務署榮獲「公德地盤嘉許計劃」多個獎項
重慶森林,嚇『鬼』死人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 工務) 率團參觀位於岩洞的赤柱污水處理廠
單車好手 ─ 污水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劉永華先生
渠務之星
淨化海港計劃兩個工程項目獲頒「Autodesk 香港建築信息模擬設計大獎 2020」
渠記相簿:郊遊樂 (一)
「渠記遊戲皇」英文填字遊戲 抽籤儀式及答案公佈
「渠記遊戲皇」中文填字遊戲
渠務署2020年聖誕幸運大抽獎
慎防利益衝突(六)
手工光影立體紙雕燈網上課程
渠務署捐血日2020
聖誕送暖Box of LOVE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20
重拾往昔 — 溫故知新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新冠病毒污水监测工作
为有效监察新型冠状病毒在社区蔓延的情况,渠务署与环境保护署 ( 下称「环保署」) 正联同香港大学(下称「港大」)的跨学科团队,采用正在研发阶段的方法辅助抗疫,以专业知识进行渠网分析和策划取样检测,以监测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含量的方式协助当局找出社区内的隐性患者。
在2020年初,本署首先与港大的张彤教授合作,研究可否以污水分析法监测新型冠状病毒在污水泵房和污水处理厂的状况,以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其后,港大获得环境局资助继续进行污水监测工作,而食物及衞生局医疗衞生研究基金(HMRF)亦提供经费进行名为“Grid monitoring of SARS-CoV-2 in sewage for an early-warning sign of community outbreak”的研究项目,并由本署提供抽取污水样本的技术及行动支援。
自2020年10月开始,我们的团队在全港设立了26 个固定监察点,当中包括屋苑的污水沙井、本署的污水泵房和污水处理厂及医院的污水沙井,藉以定期抽取污水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测试,监察污水病毒的情况。
因应本港出现第四波疫情,我们的团队灵活调整监测计划,在一些出现感染群组的大厦、屋苑以至地区进行采样及分析,藉以提供医学测试以外的辅助资料,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评估当区疫情。政府首次尝试利用污水监测结合强制检测在2020年12月成功在彩云(二)邨找到10个感染个案,成为全球利用污水病毒监测结合强制检测令在社区成功找出感染个案的首例。
随着疫情扩散到一些旧区,团队再次调整策略,集中在油麻地、深水埗、佐敦等地区进行污水检测,找出有病毒存在的街区,协助衞生防护团队发出强制检测令及其他跟进行动。以「佐敦受限区域」行动为例,污水检测呈阳性街区与相关确诊个案完全吻合。在2021年1月19日,政府正式将有污水样本检测持续呈阳性的大厦纳入强制检测名单内。
至截稿时,我们仍然不眠不休地进行污水病毒监测工作。因应疫情的变化,我们每天要在极短时间通知下到选定的污水井进行连续数小时的户外采样,以配合研究团队的工作。务求尽早找出「隐形」患者和截断病毒传播链。自2020年10月计划开始至今年 3月,我们的团队已在全港十多个地区大约2 200个污水监测点(污水沙井)取样,完成约2 000个污水样本检测。当中在超过150幢污水检测呈阳性的大厦进行强制检测行动,找出了超过 50 个确诊个案,不少是该大厦仍未发现任何确诊个案,成效显着。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于2月15日联同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及本署署长彭雅妮女士视察团队的新冠病毒污水监测工作,她感谢渠务署同事和承办商积极支援抗疫。
采集和分析污水样本的程序如下:
- 我们要因应疫情的变化,与环保署制定采样的策略。环保署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把每天检测结果、采样地点、相关污水收集区、强制检测大厦、污水渠网络等资料组合和分析,并制定检测地点。
- 我们要进行实地污水井考察,进行评估确定取样地点。并制定临时交通安排,取样部署及各项防控措施,藉以确定可否从污水井采集样本。
- 假如污水井位于行车道上,我们会先联同承建商制定临时交通措施供运输署及警察交通部考虑,再在措施获准实行后围封污水井和附近范围,让工作人员得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采集样本。
- 在取样当日(通常为上午8时至11时,污水排放量的高峰期),工作人员会穿着防护衣物、佩戴口罩、面罩、手套等,在取样地点架设帐篷,开启沙井盖后,放置特制的沙井封盖用以密封方式取样,防止沙井内的空气扩散。
- 工作人员在封闭帐篷内启动自动采样机,每隔十五分钟自动抽取污水样本,过程历时大约 3 小时。
- 采样工序完成后,工作人员会立即盖好井盖,再用漂白水清洁污水井附近的地方。 另外,工作人员会即场把采集到的污水倒进样本瓶,在样本瓶身贴上清楚标签,分 秒必争运送到港大实验室进行病毒测试。
特别工作部
高级工程师
卢秋玲
机电工程部
工程师
李颖儿
九龙及新界南渠务部
工程师
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