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港島北于大雨時會出現水浸,特別是上環、中環、灣仔和金鐘等低窪地區?

港島市區現有的雨水排放系統,大多是數十年前按當時的流量要求和標準建造。經數十年來不斷的巿區發展,不少地面被混凝土覆蓋,以至地面雨水流量大增,令現有的市區排放系統不勝負荷,每逢暴雨,大量洪水經由路面流向巿區的低窪地區,引致水浸。 為紓緩港島北於雨季期間發生的水浸及減低暴雨為居民帶來不便和經濟損失,渠務署已於2007年11月開始興建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整項工程已於2012年8月完成。

建造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有何效益?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建於港島半山地底深層,由大坑虎豹別墅附近至數碼港,主隧道全長約11公里,其中包括建造共34個隧道進水口和總長約8公里的連接隧道及附屬設施。新建成雨水排放隧道將港島半山區以上集水區的雨水截取,然後直接排出數碼港附近海域,而無需經過下游現時雨水排放系統,這樣,可紓緩現有市區排水系統的負荷,提高整體防洪水平,減低港島北的水浸風險。

在建造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期間,將如何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施工期間,環境保護是渠務署最重視的工作之一,港島西雨水排放主隧道及大部分進水口工程分別使用隧道鑽挖機及反井鑽機進行,於地底深層進行。這建造方法不但縮減施工時間,讓工程更快完成,亦避免於中環、金鐘和灣仔等繁忙街道進行大量道路開掘工程,從而減少對路面交通、環境及巿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承建商有何措施防止工地大型車輛運載泥土時將泥濘帶出路面?

毎輛泥頭車駛離工地時,車轆必須經過清洗方可駛出路面,承建商亦會安排工人於工地入口監督車輛出入的情況。駐地盤工程師及監督等會加強在工地巡查,監察承建商有否按照工程合約規定,確保毎部泥頭車皆完成清潔車轆的程序。

為何要在數碼港建造臨時碼頭?

臨時碼頭是供船隻停泊,以運送隧道鑽挖機組、隧道預製組件及隧道鑽挖時所產生的石料等,因而將工程對附近道路交通的影響減至最低。整項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建造工程完成後,該臨時碼頭及設施已交給南港島線(西段)作臨時碼頭供船隻停泊。該臨時碼頭已在二零一四年尾全部拆卸,並將原有的海岸線還原。

工程進行期間,渠務署有什麽短期措施防止水浸?

渠務署盡力令現有排水系統在最佳狀態下運作。我們會定期在雨季來臨前清理排水系統內的淤泥,以防止雨水渠淤塞,減少水浸的機會。出現惡劣天氣時,我們會調派工作人員到水浸黑點採取緊急紓緩措施。我們亦會就這方面與有關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

當紅色暴雨或八號颱風信號生效時,渠務署會立即啟動「緊急控制中心」,監察水浸的情況,並與有關政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

工程完成後怎樣改善港島北的水浸問題?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於2012年竣工後,港島北、尤其鄰近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跑馬地一帶的整體的防洪水平相應提高,水浸問題得到改善。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