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
渠务署一直在辖下厂房设施加入可持续发展元素,透过推行「蓝绿建设」,致力提倡绿化景观、节能减排。我们推行每项工程时均十分重视环境管理,务求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
蓝绿建设
渠务署多项渠道及河道工程中,积极引进绿化和生态保育元素的活化水体意念(包括在河道两旁或河道种植、营造天然溪涧环境、保育河道生态、促进各种类生物繁衍,以及引入园景设计等),不但能美化环境,更可促进河溪生态多样化。
蓝绿建设
- 蓝指河道水体,绿则指绿化景观。
- 建设集自然环境、社区特色和现代化功能于一身的都市排水布局。
活化河道及明渠
活化翠屏河
启德河改善工程
林村河上游河道改善工程
绿化天台
建造新厂房时,我们亦会优先考虑环保设计。2016年,九龙湾污水截流泵房获颁绿建环评新建建筑1最高评级-最终铂金级,是渠务署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基建设施。此外,石涌凹污水泵房亦成为渠务署第四个获颁绿建环评新建建筑暂定铂金级评级的基建设施。
1 | 绿建环评新建建筑是香港绿色建筑议会认可的建筑物全面环境评估系统。 |
---|
能源管理及排放控制
处理污水消耗大量能源,为节能减碳,本署于2007年成立能源及排放管理小组,以便制定及推行各类节能措施和应用可再生能源。
碳审计
本署进行碳审计,以确定辖下厂房的主要排放源,并透过降低机器耗能、提升运作效率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2015年的碳排放量(以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计算)
2 | 由于四舍五入关系,各项目数字相加未必等于总和。 |
---|
节能措施
2016-17年度,本署继续优化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泵房的运作,并以更高能源效益的机电设备取替老化设备,以节省能源。透过我们各项节能措施,节省约154万度电(相当于减碳约1,078吨3)。
3 | 使用全港性预设值0.7千克/千瓦时计算减碳量。 |
---|
电动车
电动车由电池推动,无须燃烧汽油,不会排放废气,有助改善香港路面的空气质素。截至2017年3月,本署车队共有35部电动车。2016-17年度,本署在各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泵房增设10多台中速充电器,方便司机随时充电。
可再生能源
污水处理设施装设太阳能光伏板
本署辖下主要设施,包括沙田污水处理厂、深井污水处理厂、元朗污水处理厂、西贡污水处理厂、石湖墟污水处理厂、沙湾基本污水处理厂、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小蚝湾污水处理厂等,均采用大型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预计总发电量可达1,320千瓦。
生物气转化为能
我们在沙田、大埔和石湖墟污水处理厂共安装5台电热联供发电机(总发电量为3.6兆瓦)。另外,我们亦在沙田及元朗污水处理厂安装了涡轮发动机(总发电量为280千瓦)。2016-2017年度,各污水处理厂由生物气所产生的当量电力约为2,100万度电。
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威胁,我们积极与其他城市和地区保持紧密联系。渠务署是国际组织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旗下连结三角洲城市的成员,代表香港特区政府与其他三角洲城市在防洪工作方面进行技术交流;亦是粤港应对气候变化联络协调小组成员,于2016年接待广东省政府代表到访,交流排水系统规划的经验。
水资源管理
本署在新建设施引进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概念,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当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雨水集蓄系统、地下蓄洪系统、雨水花园及多孔透水路面等。2012至2016年间,完成的相关工程项目包括九龙城一号及二号污水泵房、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以及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
为支持政府在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下使用再造水的建议,本署继续在辖下设施生产及使用再造水,并提高再造水设备在运作方面的可靠性。2016-17年度,本署平均每日生产约1,300立方米再造水作非饮用用途。
气味管理
污水在厌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带来令人厌恶的气味。为减低渠务署辖下污水处理设施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我们采取以下3项气味管理措施:
- 在污水源头加入除味剂,从而抑制气味产生;
- 覆盖可能散发气味的设施和组件;以及
- 安装除味系统。
此外,我们会定期量度厂房的硫化氢水平,以监察气味管理措施的成效及适时调整厂房操作。
绿色办公室
我们致力在总部实践绿色办公室概念,在日常工作中渗入绿色文化,因此推行环保政策及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相比2010-11年度,2016-17年度的用电量减少约17%,显示渠务署持续节能降耗的决心。我们更于日常会议中使用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简报和讨论,积极推广「无纸会议」,减少用纸。
- 共举行了约183次无纸会议,并以电子方式传阅逾1,513份文件
- 用纸量相约为9,285令,较2009-10年度减少约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