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8年6月 九十三期
編者的話
淨化海港計劃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市政工程組別獎項
渠務科研茶聚2018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榮獲 2017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公共服務優異獎)
啟德河 - 花之走廊
香港及離島渠務部喬遷之喜
渠務署污水處理部1
渠記遊戲皇 「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
渠務之「星」
香港街馬2018
與退休同事茶敘
服務29年的剛哥:「渠務署令我感覺親切如家」
渠少facebook
渠務署職員康樂會2018周年晚宴
2017/18「捕踪捉影」攝影比賽
親善探訪計劃
職員康樂會2018春季遠足活動
發展局羽毛球錦標賽
友‧導向 師友計劃2017/ 2018 (第一部分)
「同心展關懷」嘉許名單 Caring Organization Award
「愛‧回書」舊書、兒童玩具及影碟回收及分享活動
「愛‧耆樂無窮」生命故事冊 為長者繪寫回憶
「愛‧希望」渠務署捐血日2018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渠務署污水處理部1
污水處理部於1989年本署成立時已經運作,是最早成立的部別之一,其地區總部曾設於灣仔愛群道及尖沙咀新文華中心。當時全港就只有此一污水處理部,負責全港各區(包括大嶼山)污水處理設施的運作及保養。同事憶述,當時若到東涌維修污水泵,須早上8時多在中環候船,到大嶼山後再經唯一車路前往泵房,抵達目的地時已近中午,單交通時間便需近4小時!
隨著時代進步,生活節奏加速,本署的污水處理工作亦分秒必爭,加上人口不斷增加,為了加建服務,污水處理部分拆為1、2兩部。現時污水處理部1 (Sewage Treatment Division 1)由4個分部組成,包括3個負責不同地域的分部和1個化驗室服務分部,共有300多名員工。本部主要負責管理、操作和維修本署轄下新界區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泵房和防洪設施,當中化驗室服務分部則負責污水化學分析工作,精確檢測各項污水參數,使排放水符合標準。本部負責的主要是分布於沙田、大埔、石湖墟、元朗、西貢及沙頭角的二級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須通過專業檢測、仔細分析和快速應變,更要不斷吸收新的國際技術,才能與時並進,精益求精。小編現化身記者,走訪各廠房,為大家深入報道同事的工作。
污水、污泥處理及抽樣化驗
污水處理廠就如便利店,雖然可能毫不起眼,卻「總有一間喺左近」,全日24小時運作,年中無休。因此,前線同事須通宵值班。管理污水處理廠主要靠工程師、化驗師、督察,以及一眾技術職系同事通力合作。化驗師會定時抽取污水及污泥樣本進行測試,並分析化驗結果以監察和評估各污水處理程序的表現。主要污水處理廠每日均舉行例行早會,讓前線同事匯報廠內設施的運作情況。工程師及化驗師會分析和依據化驗結果,透過觀察排放水的總氮、氨氮、生化需氧量、總懸浮固體等數值以及其他機電設備,判斷廠房運作是否正常,並協助操作人員進行判斷和調控設施,確保排放水符合管制標準,達至高成本效益。
在全面及完善的採樣計劃下,化驗員會在所有主要污水處理設施採樣,測量污染物的負荷和監察污水處理的效率,以確定經處理的排放水及污泥成分是否符合各項要求,同時亦為水質監控提供準確數據。
由於本部大部分污水處理設施已運作逾20年,現須常面對機器老化及機件被淘汰等問題。工程師及技術員每年均不停地計劃更換及改善系統,有時遇上突發事件還須快速應對,即時就地取材去解決問題。污水處理廠的運作就如人體,各個系統環環緊扣,一個小毛病可能即會造成複雜的情況,處理不當更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同事日常工作大都在廠房內進行,不易為公眾注意,因此,污水處理工作不像其他大型基建項目般廣受傳媒報道。即使這是厭惡性工作,同事也無懼惡劣天氣,謹守崗位,默默付出,不停修正和改良現有設施,為建設和清潔香港,以及維持香港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由於現時部分污水處理設施較近民居,解決氣味問題成為本部的重要挑戰,而化驗師與工程師正正是彼此的左右手,雙方合作無間。化驗室服務分部除負責監察及管理污水處理程序所產生的氣味外,還須採購供污水處理廠使用的化學品及建議合適的投放劑量。至於採購並批出新工程合約以維修、替換或增添廠房設施等,均需要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提升廠房效能 能源再生
處理污水需要大量能源,因此本部一直竭力研究節能方案,例如積極改善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泵房的運作,以新科技或更高能源效益的機電設備取替老化設備等。現已推行的節能措施包括:優化污水處理廠的操作流程、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用發光二極管燈取代傳統螢光燈、安裝電熱聯供發電機及渦輪發電機等。
生物氣轉廢為能
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污泥,在厭氧消化中會產生生物氣(沼氣)。生物氣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廠房一直善加利用,通過電熱聯供發電機與渦輪發電機生產電能及熱能,供廠內設施使用。把生物氣轉廢為能更有助減低碳排放,是一種潔淨的發電技術。
污水處理部1的主要污水處理廠 |
可再生能源系統 |
啟用年份 |
可產生電力 (千瓦電力) |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首台電熱聯供發電機 |
2013 |
1,400 |
首台渦輪發電機 |
2017 |
250 |
|
石湖墟污水處理廠 |
首台電熱聯供發電機 |
2006 |
330 |
第二台電熱聯供發電機 |
2011 |
635 |
|
大埔污水處理廠 |
首台電熱聯供發電機 |
2010 |
625 |
第二台電熱聯供發電機 |
2014 |
630 |
|
元朗污水處理廠 |
首台渦輪發電機 |
2013 |
30 |
|
|
總數 |
3,900 |
污水處理部1的主要污水處理廠之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發電量。
ISO 55001資產管理體系
近年,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現象更為頻繁,令設計及管理渠務設施更具挑戰。自2013年起,污水處理部1及2分階段實施ISO 55001資產管理體系。截至本年5月,本署共有229所設施(包括污水泵房、污水處理廠、雨水泵房)先後通過ISO 55001資產管理標準認證審核,而本署亦成為首批獲得該認證的政府部門之一。
沙田污水處理廠
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28公頃,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該廠可謂鳥語花香:廠內樹木及植物品種繁多,沉澱池也經常有候鳥棲息。置身其中,有時還以為身處動植物公園。這正正是本部同事致力改善環境及提升「污水處理」形象的效果。除此之外,該廠在推動環保節能等方面也不遺餘力,成績斐然。以下是該廠近年榮獲的環保獎項:
1.應用混合沉澱技術的環保污泥處理程序
「工程創意大獎2012/13」技術組別冠軍
2.混合沉澱技術所衍生的環保節能污泥處理方案
「2012香港環保卓越計劃」(環保創意卓越獎) 優異獎
3.沙田污水處理廠綠化屋頂
「高空綠化大獎2012」(政府項目) 銀獎
4.渠務署設施垂直綠化應用之研究
「高空綠化大獎2012」(規劃/研究項目) 優異獎
5.化「污」為「型」
「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2013」(一般公共服務) 優異獎
6.混合沉澱污泥處理技術方案
「2014國際水協東亞地區項目創新獎」(小型項目) 榮譽獎
7.沙田污水處理廠
「2015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公共服務) 銅獎
公共關係
除致力推行綠化環保措施外,本部還會向市民宣傳本署的工作,呼顧市民減少污水排放。本部每年接待導賞團的人數為部門之冠,以17-18年度為例,就接待了約150團共4,500多人。學生和市民聆聽污水處理流程的講解及參觀污水處理廠設施(如沙田污水處理資訊中心及再造水資訊中心)後,對本署和污水處理工作自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該廠亦連續5屆成為本署舉行開放日的地點。每次開放日均有數百名各部同事協助,可謂眾志成城,群策群力,充分表現部門的團結精神。近年,開放日大受歡迎,入場人數有增無減,數以萬計,本部同事無不深感自豪。
歷屆開放日舉行日期及地點
日期 |
開放日地點 |
---|---|
6/7/1996 |
長沙灣污水泵房 北角污水隔篩廠 沙田污水處理廠 |
7/12/1996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26 & 27/1/2002 |
赤柱污水處理廠 |
1 & 2/3/2003 |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
13 & 14/3/2004 |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
11 & 12/3/2006 |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
17 & 18/3/2007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15 & 16/3/2008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21/3/2009 |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 |
4/7/2009 |
赤柱污水處理廠 |
17/10/2009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28/11/2009 |
元朗排水繞道旱流泵房 |
27 & 28/11/2010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3 & 4/3/2012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11/1/2014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15 & 16/10/2016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27 & 28/1/2018 |
沙田污水處理廠 |
本部轄下設施除供市民和團體預約參觀外,間中還會外借其他部門,例如廠房部分地方就曾借予警隊進行演練實習,或外借作拍攝電影、廣告等用途。
隨著地區發展,加上設備老化,更多設施陸續落成,部門的工作也日漸繁重但人手編制過去10年沒有增加。雖然如此,人情味卻愈來愈濃。由於本部地區總部設於沙田污水處理廠,約10年後將會隨該廠搬進岩洞而遷出,相信屆時很多同事將會對現有廠房依依不捨。不過,無論日後該溫情洋溢的總部他遷何處,同事也定必繼續堅守崗位,盡心服務市民,讓污水變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