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21年12月 一百零七期
編者的話
渠務署的神奇小子
渠務署團隊榮獲2021年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
為《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制定工作計劃的簡報會
機電工程科榮獲「2020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
水浸事故的緊急測量支援工作
渠務署與「你」迎月慶中秋
長洲污水處理廠 海岸清潔活動
修復榕樹林
日常測量工作雜談
親善探訪計劃
魯班服務月2021 — 建造業捐血日
部門頒獎典禮2021及退休紀念錫碟頒發儀式
職場新人 無懼挑戰 奮力求進
慎防公職人員 行為失當(三)
渠記遊戲皇: 自己找答案
渠記遊戲皇: 下水水
渠記相簿運動
渠務之星
由學徒到機械督察的45年 - 莫文偉先生
看書
親子系列 — 香薰蠟燭小夜燈工作坊
愛.與耆義同行
趙榮德先生 - 小一升學攻略網上講座
家有喜事
有緣再會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機電工程科榮獲「2020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
香港工程師學會每年都會公布「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的獲獎名單,鼓勵學會會員發揮創新思維為工程界以至整個社會作出貢獻,並對會員所提出的創新工程理念和應用項目予以肯定。本署憑着「廚餘與污泥共消化」項目參與競逐「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組別II —創新應用)的獎項,藉此推動業界以創新方式生產可再生能源作發電和發熱用途,從而協助本港減少碳排放量並紓緩因氣候變化而引致的問題。本署機電工程科同事(包括總工程師陳耀漢先生、總工程師馮永昌先生、工程項目主管李宗良先生及時任工程師張鍵權先生)組成參賽團隊,向由香港工程師學會多名資深成員(包括會長)組成的評審團介紹名為「廚餘與污泥共消化」的創新應用項目,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因而勇奪優異獎。
是次獲獎的「廚餘與污泥共消化」項目是試驗計劃。根據2016年施政報告,政府正按照《香港資源循環藍圖》推進多項工作,包括全民減廢、分類回收及資源循環,同時大力推展各項環保基建和轉廢為能的工程。除了建設新設施,政府也正研究利用現有污水處理廠設施進行廚餘與污泥共厭氧消化,作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網絡的新增部分,提升廚餘處理能力。在一些海外國家,廚餘除了送去堆填或焚化外,亦會送到污水處理廠的厭氧消化缸與污泥一併進行共消化程序。與廚餘和污泥分開消化的程序有別,廚餘和污泥共消化程序能夠產生協同效應,既可減少沼渣量,亦能提高生物氣(屬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產量。為了發揮共消化程序的協同效應以及檢視共消化技術在本港應用的成效,渠務署和環境保護署合作推行試驗計劃。試驗計劃由2014年開始籌劃,直至大埔污水處理廠的試驗設施於2019年啓啟用時才推行。由於試驗計劃會進一步在沙田污水處理廠推行,部門已開展相關建造工程。
機電工程部
工程師
何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