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東蓄洪計劃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設計,旨在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該區在1997年和1998年先後有嚴重水浸事故,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隨着九龍塘和又一村一帶不斷發展,使下游的地面徑流量增加,即使已有三條雨水幹渠排放雨水,但仍不勝負荷。






在大坑東興建蓄洪池最為理想,原因是位處排水樽頸的上游,是截取大量雨水的最有利位置。按照計劃,在欖球場和足球場底下建造一個長136米、闊130米和缸內高度達7.5米的蓄洪池,在暴雨期間貯存雨水,目標截流量是每秒70立方米。為增加這個系統的靈活性,堰的頂部有鋼製裝置,使堰的高度可由5.4米調整至5.7米。 

蓄洪池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這個設計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即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遠高於香港天文臺界定為「黑色暴雨」的每小時70毫米。我們已根據本港和海外的設計標準,以八個歷史性或人造暴雨情景測試蓄洪池的穩固性。

這項工程計劃已在2004年9月竣工,並分別在2002年及2012年奪得 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創意大獎及高空綠化大獎2012 - 優異獎。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雨水泵房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雨水泵房

大坑東蓄洪池計劃示意圖

大坑東蓄洪池計劃示意圖

旺角區的雨水幹渠 

 旺角區的雨水幹渠

 

濕井旁的乾井

三臺離心泵
(兩臺主水泵和一臺後備水泵)

每臺泵的泵水量為每秒0.95立方米。排走蓄洪池內10萬立方米
雨水,需時15小時。

 

 


Dry Wet Well 1
Dry Wet Well 2


 
地下蓄洪池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 Dry Wet Well 3

泵房天臺 

 泵房天臺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