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鳥瞰圖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鳥瞰圖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於1998年落成啟用,當時只提供基本污水處理服務,其後於2004年提升為化學強化一級污水處理廠,為赤鱲角機場、東涌、愉景灣及香港迪士尼主題樂園約20萬市民提供污水處理服務。小蠔灣污水處理的設計污水處理量為180,000立方米,現時每日處理污水量約為60,000立方米。

為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渠務署積極在新建及現有廠房設施加入可再生能源,以及節能減排等元素。位於小蠔灣污水處理廠的太陽能發電場自2016年開始投入服務,由約5,000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每年發電量可達120萬度電,是目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施中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360度全景圖)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360度全景圖)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

太陽能發電場監察中心

太陽能監測中心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歡迎學校及相關團體預約參觀。廠內的太陽能監測中心已完成翻新,並引入多項嶄新元素,包括擴增實境(AR)和互動遊戲等。參觀者可透過互動展品,了解更多有關渠務署應用可再生能源的工作。

太陽能發電場監察中心 (360度全景圖)

互動遊戲

太陽能發電場監察中心

設施互動地圖

太陽能發電場監察中心

主題短片

太陽能發電場監察中心

透過擴增實境(AR)了解廠內太陽能發電場的特色

太陽能發電場B區

太陽能發電場B區

政府在2017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推動使用可再生能源。本署積極配合,推行節能措施,並投放額外資源,於現有和全新的設施上廣泛應用可再生能源科技,鼓勵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達至可持續發展。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由約5,000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總佔地面積為11,000平方米,裝置發電容量達1,200千瓦。

太陽能發電場由三個主要發電場區(A 、B及C區)和廠內其他設施組成,其中B區的太陽能光伏板最多,共約有2,700塊,佔地面積為7,200平方米,最高產電量為694千瓦,大約佔發電場總產電量百分之58。而A區和C區則分別由約700塊和900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

主要發電場區內所有太陽能光伏板安裝角度一致,均朝南傾斜22度,固定在超過一公噸重的混凝土支架上,裝置沒有直接安裝在地面,即使日後需要重置太陽能光伏板也方便搬遷,並減少建築廢料。此外,發電場設有自動檢測系統,如遇故障,便會發出提示,以協助廠內人員識別故障的太陽能光伏板所處區域,從而減低操作維修難度。

發電場每年產電量相等於360個家庭一年的總用電量,每年減少840噸二氧化碳排放。

太陽能發電場B區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B區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A區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A區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C區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C區 (360度全景圖)

設於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行政大樓天台的太陽能板 (360度全景圖)

設於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行政大樓天台的太陽能板 (360度全景圖)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A區

太陽能發電場B區

太陽能發電場B區

太陽能發電場B區

太陽能發電場B區

太陽能發電場C區

太陽能發電場C區

數據顯示屏顯示太陽能發電場的實時數據

數據顯示屏顯示太陽能發電場的實時數據

數據顯示屏顯示太陽能發電場的實時數據

數據顯示屏顯示太陽能發電場的實時數據

太陽能光伏板均固定在超過一公噸重的混凝土支架上

太陽能光伏板均固定在超過一公噸重的混凝土支架上

備註: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於2016年投入服務,當時由發電場A、B及C區合共約4,200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裝置發電容量達1,100千瓦。其後,太陽能發電場已擴展至廠內其他設施。目前太陽能發電場已安裝了約5,000塊太陽能光伏板,裝置發電容量達1,200千瓦。 

沉澱池

沉澱池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收集的污水會先經過基本處理,幼隔篩將污水內直徑超過6毫米的大型固體廢物隔走,除砂池會將直徑超過0.25毫米的砂礫清除,然後才將污水輸送往沉澱池。

污水經過隔篩和除砂後,會輸送往沉澱池進行化學強化一級處理。

沉澱設施的入口處會注入化學劑(包括三氯化鐵及聚合物),與污水於混合池內快速混合。混合後的污水流經分水道進入沉澱池。污水中絮凝物最後沉澱成污泥,再利用鏈板收集器送至污泥漏斗槽;而水面的浮渣則會由浮渣收集器撇走。污泥和浮渣最後會抽送至另一組設施,進行脫水處理。

整個處理過程可消除污水中百分之75的懸浮物和百分之60的生化需氧量。

沉澱池 (360度全景圖)

沉澱池 (360度全景圖)

沉澱池

沉澱池

紫外光消毒系統

紫外光消毒系統

為保護附近水域及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於2006年12月增設紫外光消毒設施。排放水會先經紫外光消毒,再通過一條直徑1.9米、長1.15公里的海底排放管道輸送到海中(西北部的水質管制區)排放。為減低耗電量,消毒設施採用能源效益較高的低壓高強度紫外光燈系統。經使用的紫外光燈會回收並循環再用。

紫外光消毒系統

紫外光消毒系統

污泥處理設施

污泥處理設施

污泥和浮渣會泵到污泥儲存缸,混和聚合物後會輸送到離心式脫水機,脫水至污泥的含固體量最少達百份之30,然後用密封式污泥櫃把已脫水的污泥送往[源・區]污泥處理設施。

離心式脫水機

離心式脫水機

污泥處理設施

污泥處理設施

生物滴濾器

生物滴濾器

為改善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安裝了一系列除味設施,配合氣味管理系統運作。

現時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設有生物滴濾器,處理有味氣體,然後排放。生物滴濾器是既可靠又環保的除味設施,其營運成本、操作和維修保養的要求相對較低。硫化氫是污水處理廠內最主要的氣味來源,而此技術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百分之99或以上的硫化氫,有效消除氣味。

 

歡迎學校及團體預約參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有關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

申請參觀渠務署設施

有關小蠔灣污水處理廠詳細資料,請瀏覽以下網頁: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短片

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太陽能發電場小冊子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