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彙 (防洪)
鄉村防洪計劃即在現有鄉村周圍築起堤堰,並在暴雨期間把雨水從堤堰內的地區抽到外圍的渠道。對於位處低窪地區的鄉村,洪水無法藉地心吸力有效地排到外面的排水系統,我們有必要實施這些計劃。另請參閱
重現期是統計學上用以形容雨勢的一種方法。雨勢越大,其出現的機會越少。降雨重現期是指某程度或更大雨勢的暴雨在某一特定地方預計平均相隔出現的時間。使用重現期來量化雨勢已在國際上廣為採用,更是中國、香港和其他已發展國家量度防洪標準的準則。另請參閱
在完成長遠排水系統改善工程之前,為減少水浸的損失,當局已採取臨時措施,在易受水浸鄉村安裝地區性洪氾警報系統。當洪水水位達到某個預設的警報水平,便會向村民示警。警報的傳播方式是透過洪氾警報器或透過自動電話致電村代表。另請參閱
水浸黑點是容易出現以下其中一類或多類水浸的地點:
(a) 因天然洪泛平原泛濫而出現的廣泛水浸;
(b) 間中出現並引致嚴重後果,如人命傷亡、交通嚴重受阻或嚴重財物損失的地區性水浸;或
(c) 經常出現但引致較輕微後果,如為公眾帶來不便或輕微財物損失的地區性水浸。
渠務署會特別留意這些地點,並在這些地點進行預防性維修工作。隨主要排水系統改善工程計劃相繼完成,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水浸黑點可從名單中刪除。另請參閱
/TC/Flood_Prevention/Our_Flooding_Situation/Flooding_Blackspots/index.html
採用防洪措施可減少位於容易水浸地區的住宅可能受到的損失。方法既簡單,所涉及的費用又低廉。在出現水浸時,尤其是在輕微暴雨期間,個人可採取的基本防洪措施以保障個人財物,包括:
(a) 電線、電插座、電力開關等應裝設於最高洪氾水位以上,或使用防水的裝置。
(b) 使用在水浸情況下較不易受損的建築和內部裝修物料。
(c) 使用不透水的牆壁、大門和窗戶。
(d) 在水浸期間設置防洪屏障,以便在所有建築物的出入口前形成防水保護層。
易受水浸地區因下列一項或多項原因而在暴雨期間或漲潮期間容易出現水浸:
(a) 位處低窪地區;
(b) 排水能力不足;或
(c) 地面水流的排水路徑受阻。
可充氣水壩是一個裝置在河道上的長管形液壓結構。水壩兩端和底部均會錨定,充氣後便形成一道壩,可控制水流。當潮水沖洗渠下游接收水體受到污染,或因其他原因要保持渠道上游乾燥時,渠務署會使用可充氣水壩連同裝置在渠道近下游位置的低流量抽水站,防止潮水流入渠道內。
可充氣水壩根據預設的條件自動操作。在正常天氣下,水壩會充氣,以防止潮水湧入渠道。水壩上游收集到的旱季水流會由水泵抽至下游接收水體。在出現嚴重暴雨時,充氣水壩會放氣,而抽水站亦會暫停運作。
排水系統不同組成部分是根據所接駁集水區的性質和此等組成部分在排水系統中所屬等級組別來分類。排水幹渠接駁大型集水區,如其操作出現故障,則會引致地區性水浸,因此所定的防洪標準會較高。
雨水落在地面時,部分會滲入地下,部分會留在低地,其餘的則會在地面流過。雨水徑流就是在暴雨期間流過人造和天然地面而未能滲入地下的雨水。這些雨水會先經由集水井、雨水槽、路邊集水溝、雨水渠、排水渠或天然河道收集,最後才排放到大海。
復修工程是為減少水浸所引致的損失而在河道某些位置進行的小型排水系統改善工程。河道復修工程主要包括修除排水瓶頸地帶、河堤鞏固、建造維修河道用通道、以至局部擴闊、修直或加深河段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