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English Version] [繁體] [图像版本] [核实声明] [回应表格] [完成目标] [主要统计数据]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内容索引] [网页指南]
首页 | 署长序言 | 关于本报告 | 活化河道 上善若水 | 年度大事 重点轻描 | 管治方针 | 渠务署主要职责 | 环境管理 | 关爱员工 | 媒体参与活动 | 持份者参与活动 | 核实声明 | 完成目标 | 主要统计数据 | 回应表格 |
[2017-18年度防洪概要] [2017-18年度污水处理概要]
本署一直致力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污水处理及雨水排放服务,以保护香港水域水质和保障市民免受水浸影响。本署自1989年成立至今,矢志建造优质污水处理及排水设施,使香港成为更宜居城市。
2017年气候骤变,台风暴雨频繁。超强台风天鸽8月袭港期间引发风暴潮,导致多个沿海地区严重水浸,令防洪工作更具挑战。
年内的总降雨量为2,572毫米,略高于1981至2010年2,400毫米的平均值约7.2%。2017年,香港天文台共发出1次黑色、4次红色及15次黄色暴雨警告。全年唯一的黑色暴雨警告于5月24日发出,当日广泛地区录得最高每小时逾百毫米降雨量。极端和局部降雨亦越渐频繁;7月18日,天文台共发出3次黄色暴雨警告,大埔区在2小时内录得135毫米的雨量,暴雨情况与黑雨信号相等。年内,天文台亦发出5个8号或8号以上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平了1964年和1999年的记录。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袭港期间适逢天文大潮,鲗鱼涌最高水位达到海图基准面以上3.57米,创1954年以来第二高,仅低于1962年超强台风温黛创下的海图基准面以上3.96米。尖鼻咀录得的最高水位更达海图基准面以上4.56米,是自1974年有记录以来新高。
[section6_1b_large.jpg]
为纾缓超强台风天鸽为香港带来的水浸风险,在台风袭港前,本署已加强巡查及清理主要渠道及进水口,尤其是水浸黑点,以确保渠道畅通。此外,我们亦识别了一些容易受海水倒灌影响而出现水浸的沿岸低洼地区,包括大澳、鲤鱼门及西贡南围等。政府部门已为相关地区建造了防洪设施,包括升高河堤、装设潮水闸或止回阀、建造防洪墙等,而天文台亦为上述地区设立风暴潮预警系统,当收到天文台发出的风暴潮预警后,本署会在有关地点进行紧急水浸缓解工作,以减少水浸的影响。以大澳为例,本署于台风来临前已派驻十多人留守大澳,在河堤上通宵加装临时防洪屏障,提升河堤的防洪能力,以及应付紧急工作。
在暴雨期间,我们于8号台风信号生效前已启动紧急应变控制中心,并派遣应变小队,动员超过30队人员,接近120位同事,于较容易受水浸影响的地点驻守候命,以便及时检查及疏通渠道、减低水浸风险。
[section6_1c_large.jpg]
在防洪工作上,本署主要按国际标准设计及建造雨水排放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及维修工作,确保辖下设施妥善运作。2017-18年度,本署继续推行多项防洪工程,亦正分阶段检讨各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以提升相关地区的防洪能力及配合香港未来发展。
我们于过去一年进行不同排水系统改善工程,并于2018年年初评估各项已完成的排水系统改善工程成效后,进一步剔除大埔洞梓路的水浸黑点,令全港水浸黑点由7个减至6个。余下水浸黑点中,2个黑点的改善工程已完成,我们正监察其成效。为尽早剔除所有水浸黑点,其余4个黑点的第一阶段改善工程已完成;我们现正规划和设计下一阶段工程,并会在雨季期间密切监察该等地区的排水情况。
水浸黑点总数
[chart6-1_large.jpg]
随着城市化发展、地面径流剧增及洪泛平原减少,令低洼地带或沿海地区有机会出现水浸情况。为解决不同地方的水浸问题,本署按不同地势特点制订策略,利用「防洪三招」,即截流、蓄洪、疏浚的方法,有效减低因暴雨引致的水浸风险。
防洪三招
[chart6-2_large.jpg]
为配合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本署近年开始参照「海绵城市」概念,以「顺应自然,弹性适应」的方式,促进雨水渗透到地底,以蓄洪、滞洪方式减少地面径流,并收集部份雨水重用,以增强城市的水循环效应,提高城市的耐洪能力。
海绵城市
[chart6-3_large.jpg]
防治洪患,畅通的雨水排放系统不可或缺。全港约有2,400公里地下雨水渠、360公里人工河道、21公里雨水排放隧道,以及4个地下蓄洪池均由本署管理。年内,我们检查逾2,290公里的雨水渠及河道。除了进行定期检查及维修保养工作外,我们亦定期检测设施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在雨季前后清理淤塞物。
[icon-s6-1.png]
紧急事故及应变措施
[icon-s6-2.png]
蓄洪
[icon-s6-3.png]
截流
[icon-s6-4.png]
疏浚
为配合香港未来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本署就全港地区进行了雨水排放整体计划研究和雨水排放研究。继新界元朗及北区和跑马地的检讨研究于2011年完成后,跑马地的改善工程亦于2017年全面启用。西九龙及东九龙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研究工作亦于2015年完成,部分改善工程正在筹划中。
现时,元朗及新界北区研究建议的改善工程正在设计中,而西九龙及东九龙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部分改善工程亦在筹划中。沙田、西贡、大埔及港岛北的排水系统改善工程亦将于今年制定,并拟于2019年展开下一阶段的勘查研究工作。大屿山及离岛区、浅水湾及大潭和屯门、荃湾及葵青区的3项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检讨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
为提升东九龙的防洪能力,工程将重建及修复蒲岗村道至太子道东一段长约1.1公里的启德河,并在河道上游旁边建造一条长约400米的箱形暗渠,藉此提升启德河排洪能力,同时将之活化成为市区绿化河道走廊,供市民享用。
启德河上游及中游改善工程分别于2011年10月及2013年12月动工,排洪工程预计于2018年年中完成。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为28亿元。
[section6_1_large.jpg]
[section6_2_large.jpg]
为提升西九龙的防洪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计划兴建一条全长约2.8公里的输水隧道连接九龙副水塘与下城门水塘,把九龙水塘群接收的地面径流转运至下城门水塘。此计划可额外提供每年约340万立方米食水。
工程预计于2019年第一季展开,2022年完成。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为12.2亿元。
[section6_3_large.jpg]
[section6_4_large.jpg]
活化工程详细设计于2017年12月展开。工程旨在改善环境、生态和景观,把现有沿敬业街、敬业里和翠屏道一段长约1公里的明渠活化成翠屏河,同时美化毗邻的行人道,以及透过增建河边走道和园景平台以加强行人通道间的连系和易行度。
我们将在九龙东进行活化工程,并于2017年12月展开详细设计。第二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于2018年5月至7月进行,内容包括巡回展览和社区工作坊,以搜集公众对计划及最新活化方案的意见。
[section6_5_lar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