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之聲

2018年9月 九十四期
編者的話
殺泥(SANI)技術榮獲2018年「國際水協全球項目創新獎 - 突破性科研」銅獎
「建造業安全周2018」渠務署4項工程合約 榮獲第24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獎項
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世界
排水工程部
與學界分享污水處理及化驗服務的經驗
請打2300 1110
專訪黎超良先生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Part II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上期答案及得獎名單
渠記遊戲皇「那些年大sir青蔥的歲月」 抽籤及頒獎儀式
渠務之「星」
親善探訪計劃
渠少facebook
跑馬地的日與夜
有趣的泥鯭釣魚機
開「宗」明義‧金石「良」言 - 機電工程項目及合約管理心得分享
2018年讀者意見問卷調查得獎名單
與退休同事茶敍
戲裡戲外 一「渠」兩得
渠記廚房
職員康樂會暑期活動 - 親子暢遊香港小島
渠務龍同心同德 同舟共濟
「友‧導向」師友計劃2017/2018 (第二部分)
建造業義工嘉許禮2018
愛‧與孩同行:參觀小蠔灣污水處理廠暨杯麵工作坊
重拾往昔
家有喜事
步步高陞
渠務之聲編輯委員會
編者的話
今期封面,大家有沒有覺得色彩繽紛和很美麗呢?其實它們是經過顯微鏡透視下的微生物。依靠這些微生物消化水中污物,我們的污水才得以淨化。
渠務署的主要任務是防洪和淨流。淨流就需要污水處理。2016-2017年度,渠務署管轄的污水處理廠總數為67間,污水處理量約為10億立方米。污水處理工作是非常專業的範疇,工務部門中只有渠務署負責相關工作。渠務署有10多 位化驗師聯同數十位機電工程師及土木工程師協助完成任務。
為提昇污水處理技術,渠務署積極聯同大學及學術/專業團體進行研究及發展(R&D)項目,期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服務,以及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今期麥詠良化驗師介紹了活性污泥技術, 詳情參閱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