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和建造新污水处理设施

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工程

为开拓和善用土地资源,政府一直积极探讨发展岩洞的方案。我们现正规划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城门河对岸女婆山开挖的岩洞。搬迁后的污水处理厂,其设计的污水处理量为每日34万立方米,较目前的设施多约36%。腾出现址约28公顷的土地会用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时改善区内生活环境。

未来重置于岩洞的沙田污水处理厂将是香港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的。整项工程预计需时约13年。搬迁计划将分阶段推展,包括工地开拓和连接隧道建造工程、主体岩洞建造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污水处理设施装置工程,以及现有沙田污水处理厂停止运作和拆卸工程。

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工程

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第一阶段建造工程

目前进度

工程设计工作已由2017年起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建造工程,包括工地开拓、建造连接隧道及护土构筑物和相关的道路工程等,已由2019年2月起展开,预计可如期在2022年第四季完工。本署正为其余各阶段建造工程进行详细设计。我们会继续全力推展各个阶段工程项目,适时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

 

净化海港计划

净化海港计划是香港历来最庞大的环保基建项目,旨在收集和处理维港两岸污水,改善维港水质。计划由1994年起分两期进行,建造工程历时逾20载,总费用达258亿元。计划第一期及第二期甲设施分别于2001年12月及2015年12月全面启用。为了维护和提升净化海港计划系统的可靠性,我们将进行研究,以审视其表现效能,评估该系统不同组件的运作状况,并提出建议来改善该计划的设施。

昂船洲污水处理厂

目前进度

系统管理的顾问谘询研究预定于2020年年中展开,并于2021年前完成。

 

石湖墟净水设施

为配合北区迅速发展,我们现正分阶段提高石湖墟净水设施的处理量,由每日93,000立方米增加至190,000立方米,同时提升该设施至三级污水处理水平,以确保厂房排放水符合更高的环境要求,从而保护后海湾的生态环境。我们亦藉此改善厂房的外观及环保表现,提升其水资源保育教学功能,使该净水设施成为具代表性的多元化社区设施。

目前进度

本署于2015年年中展开石湖墟净水设施的前期工程,将一组20,000立方米容量的传统二级污水处理设施改为40,000立方米容量的薄膜生物反应器。该组设施自2019年12月起投入运作。主体工程正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已于2019年第三季展开,最终阶段预计于2034年完成。前期工程、勘察及设计预算费用约五亿元,而主体工程预算费用约132亿元。

石湖墟污水处理厂改善工程

 

元朗净水设施

现有的元朗污水处理厂为元朗市、元朗工业邨及锦田地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鉴于相关地区的污水与日俱增,我们会分阶段将元朗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由每日70,000立方米增加至150,000立方米,同时提升该设施至三级污水处理水平,以确保排放水符合更高的环境要求,从而保护后海湾的生态环境。我们亦会加入大量绿化元素,美化厂户外貌,以及采用再生能源,提升厂房环保表现,并且提供公众共享设施,惠及当地社区。

目前进度

工程已于2019年4月获发环境许可证。扩建工程的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工程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工程预计于2020年第四季展开,并于2027年完成。勘察及设计预算费用约8,900万元,而第一阶段工程预算费用约68亿元。

元朗净水设施构想图

 

沙头角污水处理厂第一期扩建工程

沙头角污水处理厂为一所二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沙头角墟、盐寮下、菜园角和沙头角邨的污水。为应付沙头角污水集水区预计增加的污水量,我们将于现址重建沙头角污水处理厂,令该厂的污水处理量由每日约1,660立方米,增加至约5,000立方米。工程包括建造一条长约1.7公里、直径450毫米的海底排放管道,并拆卸现有的污水泵房及附属的加压污水管。

工程是渠务署首个「建造业2.0」先导项目。工程团队会循「创新、专业化、年青化」的方向,采用场外建造、智能基建及建筑信息模拟技术,以提升效率、提高质素和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进度

工程已于2018年11月展开,预计于2025年完成。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20.4亿元。承建商需要建造临时污水处理设施,以维持服务范围在工程期间的污水处理工作。

沙头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本署首个「建造业2.0」先导项目

 

新围污水处理厂改善工程第一期

由于元朗、天水围及洪水桥人口增长为污水处理设施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正把新围污水处理厂的每日污水处理量由原来约164,000立方米增至约200,000立方米。工程完成后,新围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水平会由基本处理,提升至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并加设紫外光消毒。届时,本港西北水域的水质将得以改善。

目前进度

工程于2016年5月以「设计、建造及营运」合约形式展开,预计于2020年12月完成。建造工程完成后,承建商将负责新围污水处理厂为期达10至15年的营运及维修工作。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31.4亿元。

工程进行中 (摄于2020年9月)

 

长洲污水处理及排放改善工程

现有的长洲污水处理厂为长洲居民提供污水处理服务。为配合将来逐步扩展乡村污水收集系统至岛上未接驳污水渠的地区,我们会在现有的长洲污水处理厂增建污水处理设施,把厂房的污水处理能力由每日4,000立方米增至9,800立方米,并将污水处理水平由一级提升至二级。

目前进度

工程已于2014年5月获发环境许可证。改善工程的详细设计工作现正进行中。工程预计于2020年展开,目标于2026年完成。

 

香园围污水处理厂

香园围污水处理厂位于莲塘/香园围口岸,属污水处理量约为每日360立方米的小型二级污水厂。厂房采用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污水会先经过隔筛,再用薄膜生物反应器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固体、氨氮、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氮,最后透过管式纤维膜把污水净化完才排放。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会运往石湖墟污水处理厂再作处理。

目前进度

香园围污水处理厂由2019年8月起投入服务,负责处理口岸的旅检大楼、公共洗手间、政府部门办公室等设施所收集的污水。

 

专业化验分析服务

为了有效监察污水处理过程的水质和效率,我们会定期收集样本和分析污水,以确保经处理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本署营运多个化验室,并采用化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及商业智能软件,促进实验室工作流程自动化和实行电脑化管理方案。整合测试结果及厂方数据,有助监察排放水水质、加强决策和调控污水处理过程。

本署的化验室提供多个范畴的化验服务。沙田中央化验室利用全自动化的化验室仪器,对营养物质、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和生化需氧量作化学分析,藉以增加效率和减少人为引致的误差。此外,沙田中央化验室于1999年获创新科技署辖下的香港认可处颁发「香港实验所认可计划」(HOKLAS)证书,确认测试环境样本(水及废水)的认可资格。沙田中央化验室亦于2017年获得利用自动化生化需氧量分析仪测试的认可资格,为香港首间获此认证的化验室,其颜色和浊度等测试都已获得认可。为确保化验室管理系统能与时并进,沙田中央化验室正准备更新管理系统至ISO/IEC 17025:2017,有关工作预计于2020年6月完成。

年内,沙田中央化验室的认可测试项目达32项,完成超过242,000项分析。有关主要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水质分析结果,可浏览本署网页或经政府资料一线通索取。

专业化验分析服务

 

建造旱季截流设施

受污染的旱流进入雨水排放系统,不但导致附近水体水质变差,而且带来气味问题。为了改善有关情况,本署正沿新油麻地避风塘海滨建造一个地底旱季截流器及一个泵房,将大角咀樱桃街箱形雨水渠内受污染的旱流堵截并分流至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妥善处理和排放。此外,为改善九龙西部和荃湾海岸的水质及气味问题,我们正建造八个旱季截流器(四个位于荃湾及四个位于九龙西部),并改建39个位于九龙西部的旱季截流器。

目前进度

大角咀樱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设施建造工程于2017年12月展开,并预计于2022年完工。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6.6亿元。

九龙西部及荃湾污水系统改善工程第1期工程于2017年9月动工,而四个位于荃湾的旱季截流器于2019年9月完成。余下工程预计于2022年年中完成。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2.8亿元。

樱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器构想图

 

观塘污水泵房优化工程

为配合东九龙区内发展,我们正进行观塘污水泵房优化工程。工程项目包括建造一个容量达16,000立方米的地底污水调节设施,以及安装通风和气味控制设施。泵房天台亦会建成园景平台,以改善泵房外观和提供约11,000平方米的休憩用地供公众享用。

目前进度

工程于2017年12月动工,并预计于2022年完竣。整项工程预算费用约10.5亿元。工程同时采用供制造和装配的设计及传统现场建造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在东涌及小蚝湾之间增建一条加压污水管及修复现有加压水管工程

现时位于东涌及小蚝湾之间的加压污水管是有关地区唯一的污水输送渠管。该污水管道正临近其25年的设计寿命。为了配合香港国际机场和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发展需求,以及提高污水收集系统的可靠性,本署除检查和修复现有的加压污水管外,还同时分阶段增建一条加压污水管。整项工程完成后,两条加压污水管预计可应付推算至2038年的污水流量。

目前进度

工程分阶段于2016年8月展开。第一阶段工程包括兴建一条长约6.5公里、直径1 200毫米的加压污水管,以及进行相关的接合和附属工程,第二阶段工程是修复现有加压污水管。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工程分别预计在2022年及2025年竣工。整项工程总预算费用约13.6亿元。

 

完善乡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统

香港目前仍有多条乡村未有接驳公共污水渠,而部分乡村正依赖化粪池处理污水。保养不善的化粪池或会令污水排放至雨水系统,造成衞生问题和污染附近水体。有见及此,渠务署多年来致力扩展乡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统,以便收集并妥善处理乡村地区的污水。本署现时为西贡、北区、观塘、元朗及离岛的多条乡村铺设公共污水收集系统,藉以改善乡郊地区的衞生环境及水质。

目前进度

截至2020年3月,我们已为240多条乡村铺设了公共污水渠。目前,有约25条乡村正进行相关工程,另有约245条乡村的工程正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我们会在2020年第三季开展工程,为西贡部分地区铺设污水收集系统,藉以改善该等地区的衞生情况及牛尾海的水质。这项工程预计于2025年完成,预算费用约12亿元。

此外,我们会在沙田及大埔四个未铺设污水设施的乡村或地区进行污水收集系统工程。项目包括在沙田建造一所污水泵房、改建现有大埔滘污水泵房,以及铺设共长约5.6公里的污水渠。工程预计于2020年第三季动工,并于2024年第三季完成。工程预算费用约3.08亿元。

完善乡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统

 

管理排水及污水收集网络

本署现正管理约4,717公里的雨水渠及污水渠。其中的地下渠管平均已使用了30年,当中逾2,089公里的渠管已经使用了30年或以上,不少已出现老化及损耗迹象。严重损耗的渠管如出现结构问题,或会引致土壤流失甚至路陷,不但妨碍渠管正常运作,亦会对交通、环境及公众安全带来影响。

有见及此,我们除了定期检查外,还正致力推行以风险为本的全港复修老化雨水渠及污水渠工程计划,分阶段勘查和修复高风险的渠管。同时,我们亦会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以便有效地保养地下管道网络,以及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

本年度复修雨水渠及污水渠总长度为19.8公里;复修工程费用总开支为3亿3,900万元

 

九龙、沙田及西贡污水干渠修复工程

为了增强污水系统的可靠性,以减低污水渠塌陷及污水渗漏的风险,同时加强保障公众安全和环境衞生,本署现正就四段分别位于牛池湾、土瓜湾、沙田及西贡,合共长约1.7公里的污水干渠进行修复工程,以及在沙田及西贡增建约0.7公里的污水干渠,并进行相关的污水改道和沙井修复工程。

目前进度

工程于2018年1月展开,现已如期修复了约40%的污水渠管。我们以无坑挖掘技术和使用小型隧道钻挖机增建污水干渠。整项工程预计于2022年第一季完成,预算费用约6.8亿元。

渠道修复工程

采用无坑挖掘技术和使用小型隧道钻挖机铺设污水干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