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维港:
让我们细说「净化海港计划」早期发展的故事,以及该计划如何演变成为今天成功的环保基建项目。尽管当时项目前景并不明朗,但政府依然勇于承担,当机立断,令维港水质污染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诚然,一项如此庞大的基建项目自然备受关注,并引起不少争议。计划初期,在决定污水收集及处理方案上,应该采用中央系统集中处理,抑或分散式处理,曾引起分歧。集中式中央处理方案需要建造深层污水隧道,从维港两岸各区输送污水到中央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再排放出大海。而分散式处理方案,则必须在各区分别兴建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再把经处理的污水,由各分区的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出大海。
此外,排放经处理的污水出大海之海洋排放管道位置,也引起争议。
集中处理和分散式处理的选项比较
我们利用电脑模拟和实物模型,分析比较不同级别的污水处理及不同排放管道位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衡量方案优劣之处,从而筛选其中较佳的策略和选项。
分析结果显示,中央处理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净化海港方案,即是以一个综合深层污水隧道系统收集维港两岸所有的污水,并在昂船洲设立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污水处理。当时的计划是建造一条长的海洋排放管道,直达南中国海,利用海洋巨大的自净流速,稀释经处理的污水,更无需高级别的污水处理设施。至于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案,则由于市区土地稀缺珍贵,不合乎成本效益,因此不被接纳。
循这思路,政府为「净化海港计划」制定一个包含四个阶段的概念实施计划,当时仍称为「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政府随后亦开展有关深层污水隧道系统及中央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技术可行性、详细工程设计和建造细节。我们随即聘请顾问团队,于1990年6月开始进行深入全面的实地勘察和工程研究,并于1992年完成有关研究。
我们借助实体模型,研究海洋排放管道扩散器的性能表现,利用垂直和倾斜的钻孔以及地质物理勘测方法,以订定最合适海洋排放管道的地层。
「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的原本拟案
然而后来事态发展出现变化,令「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原先的海洋排放管道未能落实,但其他阶段的工程则如期进行,成为今日「净化海港计划」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甲工程。
至于项目拨款亦顺利获批。第一期工程造价约为60亿港元,其营运及维修等经常性开支则为每年3亿港元。政府决定从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拨款支付项目造价,并推出「污水处理服务收费计划」,引入崭新的「污染者自付」原则,让用者和市民分担项目的每年经常性开支。1994年通过的《污水处理服务条例》(香港法例第463章),为收费计划提供了法律依据,渠务署根据这条例由1995年起开始征收排污费。 渠务署于1993年7月聘请顾问,进行「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的详细设计和建造工程,希望能尽早处理维港水质污染问题。
内地关注海洋排放位置
正当工程师团队着手进行「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时,项目却引起内地当局关注,他们担心位于中国海域的担杆海峡水质,会受到项目排放的污水影响。与此同时,政府于1994年7月委托进行一项名为「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第二阶段选项检讨研究」,并于同年成立国际专家小组,为第二阶段的选项检讨研究提供意见。小组由三位国际知名环保专家组成,包括一位内地专家。
国际专家小组经过详细深入的研究讨论后,认为昂船洲中央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级别,不可低于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小组亦提出三个排放管道的位置选择,包括东南丫岛、西南丫岛和担杆海峡,最终选址会根据香港和内地当局于1996年5月共同委托进行的一个联合环境影响评估的报告结果而定。
这次国际专家小组的检讨研究,标志着香港政府与内地有关部门,日后就「净化海港计划」污水处理级别和排放管道位置的选项议题上,展开了长时间的对话和讨论。
政府1994年开始进行「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第二阶段选项检讨研究」
果断推进
尽管项目存在长远不明朗因素,但维港污染问题逼在眉睫,政府决定果断推进,落实「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即「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第一阶段﹚的设计和建造工程,以尽快解决海港污染问题。
第一期项目工程包括:兴建一个全长23.6公里的深层隧道系统,收集来自九龙和港岛东北部的污水,包括位于葵涌、青衣、观塘、土瓜湾、将军澳、柴湾及筲箕湾的基本污水处理厂,以及全面改善这七所处理厂的设施;于昂船洲兴建中央化学强化一级污水处理厂;以及一条离昂船洲1.7公里的临时海底排放管道,排放经处理的污水。
1993年7月,渠务署着手聘请顾问为「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进行详细设计和建造工程,目标是希望在1997年7月香港回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之前完成。但项目后来几经波折,第一期最终于2001年成功落成启用。
附笺
「维港要保持水质,甚至与时并进,继续与同事一齐努力,令香港水质更好,有更好的优水文化。」
「『净化海港计划』产生的污泥由于占用大量堆填区空间,一度是个问题。不过自从 T · PARK[源 · 区]与『净化海港计划』开始合作,将后者的污泥转为电力之后,不但为 T · PARK [源 · 区]的设施提供足够电力,更有额外电力供给市电网。这『转废为能』的循环也令香港更环保。」
黄锦星
环境局局长